原標題:中央文明辦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
山西耿開文、康軒浩、郭春明3人上榜



5月30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全國共有152人(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身邊好人光榮上榜。我省耿開文、康軒浩、郭春明3人榜上有名。
耿開文是太原市軍隊離退休幹部第一休養所所長,他是幾百個孤兒的“爸爸”。為了給“子女們”更好的生活,他特意到北京爭取政策資金支持,改善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條件。他還積極對接“圓夢助學”項目,現已資助45名貧困大學生。
康軒浩是太原市陽曲縣安寧養老院院長。2013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康軒浩自主創業,開辦養老院。8年間,從照顧老人起居、洗澡擦身,到給老人買菜喂飯、聊天談心,年輕的康軒浩虛心認真地學習、事無巨細地操辦。截至目前,共有120多名孤寡老人在他的陪護下安享晚年。
郭春明是臨汾市翼城縣中衛鄉吳寨村村民。1993年,郭春明與翟可兒結為夫妻,面對岳母和妻子的兩位姐姐都臥病在床的情況,他毅然挑起家中重擔,悉心照料三位親人的生活起居。1997年,岳父意外出事,漫長的治療過程和高額的醫藥費幾乎壓彎了郭春明的脊梁,但他沒有抱怨,而是堅強地選擇和愛人一起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
特寫
耿開文:用愛傳播愛,平凡慈善路上不言悔
23年,耿開文堅持幹了一件事——做慈善。
23年,耿開文捧出一顆真心,播撒愛的種子,以愛傳播愛,堅守公益初心,在平凡的慈善路上堅定前行,愛不言悔,用實際行動詮釋助人為樂的道德情懷。
5月30日,在“中國好人”發榜之際,由耿開文積極&&、京晉兩地共同資助的3名貧困大學生發來研究生錄取喜報,愛的種子開花結果。5月31日,山西晚報記者對話耿開文,聆聽他平凡而溫暖的慈善故事。
陪伴“女兒”成長
帶着愛,踏上公益慈善之路
1999年,耿開文調任太原市福利院院長。
“寄養福利院孤兒黨裳霓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事!”耿開文説,“2000年,當年僅5歲的她成為我‘女兒’的那一刻,我內心那顆深深埋藏的愛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
帶着愛,耿開文踏上了公益慈善之路。
只要黨裳霓在家,就做她愛吃的菜,且都不放辣椒;教她如何使用衞生間,糾正她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半夜腿疼得直喊,一家人輪流背着她去急診……把黨裳霓領回家,耿開文和愛人視如己出,疼愛卻不溺愛。日復一日地悉心照料,漸漸溫暖了黨裳霓冰冷的心,她感受到了家庭溫情。黨裳霓親切而自然地叫着爸爸、媽媽和哥哥。
21年的養育歲月,耿開文和愛人對黨裳霓無私付出,不斷地給愛,不斷地鼓勵。沐浴着父母之愛的黨裳霓內心越來越安穩,自信心增強,她勤奮努力,高考順利考上了太原師範學院美術系國畫專業。
人生就是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大學畢業後,黨裳霓做出了一個大膽的人生決定——跨專業考研究生。經過一番努力,2018年,黨裳霓被山西農業大學研究生院錄取,攻讀植物學專業碩士研究生。2021年,黨裳霓被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錄取,成為林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登上人生的又一座山峰。這也是太原市福利院建院以來首位考上博士的孤兒。
耿開文説:“我們撫養陪伴裳霓21年,從一個沒自信的小女孩成長為越來越自信的博士研究生,她經歷了很多。祝福她!”
愛如潮水 給500多個孤兒當“爹”
一邊是家庭對寄養“女兒”無條件的愛,一邊是如潮水般對福利院眾孤兒無私的大愛。
給一個裳霓當“爹”容易,可要給500多個孤兒當“爹”就沒那麼輕鬆了。
陀螺般停不下來,跑北京爭取政策資金支持,改善孤兒學習生活條件;聯絡愛心人士,用一碗3塊錢的米線“換”回來80萬元的資助,給孤殘兒做手術;有的孤兒要出嫁了,他當娘家人給置辦嫁粧;有的孤兒要娶妻了,他做婆家人張羅着籌備彩禮、佈置新房;還有孤兒要考研了,他不僅買來復習資料,還特意安排好單間以便其專心學習;孤兒們上學、就業遇到困難,他四處奔波想招安頓……
吃喝拉撒、上學就業、結婚成家,大事小情,耿開文全得操心,這需要付出精力、時間和金錢。
外表硬漢形象,內心卻細膩如發,每個孤兒的每一點異常他都看在眼裏,及時處理;孤兒的每一個需要,他都絞盡腦汁想辦法,跑腿盡全力滿足。給500多個孤兒當爹,耿開文是稱職的。
憑着一份愛,為這些沒爹沒媽的孩子跑前跑後,操心奔波,在太原市福利院工作14年,耿開文最享受的時刻就是孤兒喊他一聲“耿爹”。
廣結愛心 籌集善款資助貧困大學生
離開太原市福利院,耿開文的工作幾經變動,但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那份純樸的、植根於心底的愛從未讓他停下做慈善的腳步。
從2017年開始,在耿開文的積極&&下,由其發起的映象平遙工作室愛心人士攜手北京螢火蟲愛心公益基金會,每年為考上大學並在太原就讀的貧困大學生提供5000元資助(基金會資助4000元,映象平遙太原愛心人士資助1000元)。
相隔不到一百天,父母相繼離世的山西農大工學院大二學生王慶華得到每年5000元的助學金;天鎮縣南高崖鄉馬家溝村的姐弟張曉珊、張京偉被同時資助;古交市閣上鄉閣上村的陰建強額外收到大學專業所需電腦的購買費用……5年來,耿開文利用休息時間,帶着愛心人士一起,翻山越嶺,前往大同天鎮縣、太原古交市等地家訪貧困大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及時給予資助。
用愛傳播愛,用愛吸引愛。慈善路上,耿開文的同行者越來越多。2017年至2021年,耿開文和慈善愛心人士一起奉獻愛心,共資助45名貧困大學生,發放愛心款共計535000元。
受助的45名貧困學生有來自天鎮縣、平遙縣、太原市等地的,他們分別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財大、中北大學、山西醫科大學等。目前,受助學生中已有11人完成大學學業,有的已經參加工作,有的在讀研。2021年,首批受助大學生王變龍考上浙江工業大學化工學院的研究生,繼續接受着愛心人士的資助。2022年,閆瑾、王妙玲、鬱燕傑分別考取了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麻醉學研究生、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研究生、長安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研究生。
2016年,聯合中國華僑小水滴新生基金、太原市僑聯等愛心團體,在古交岔口鄉成立中國僑聯基金會古交困境兒童幫助中心,為3名特困兒童實施了燒傷後植皮手術、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血管瘤手術;為岔口鄉三個中心小學捐贈電腦、打印機、書籍等;2017年3月,與太原市僑聯、太原市尖草坪美利達俱樂部共同攜手,為陽曲縣泥屯鎮松樹小學的困難學生家庭及學生送去價值2500元的衣物、學習用具等用品……在資助貧困大學生的同時,耿開文還發動多方力量救助貧困兒童。
23年來,耿開文奔忙在做慈善、獻愛心的路上,樂此不疲,他説:“人生是花,愛是蜜,有愛就能創造奇蹟。慈善是我這輩子要堅持做下去的事!”(記者 李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