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山西翼城託管四成農田

2022年04月23日 09:46:17 來源: 瞭望

  原標題:山西翼城託管四成農田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魏飚

  自走式農機與無人機作業結合,施肥除草同步進行。(2022年4月2日攝) 翼城融媒體中心供圖

  ◇數據顯示,翼城託管面積從2018年的3.2萬畝擴展到2022年的22.3萬畝,託管農戶從5452戶增加到39444戶,託管土地佔到全縣耕地的40.5%

  ◇翼城縣近年來探索成熟的農業生産託管經驗,在去年發生秋汛“雙搶雙減”、今年春季小麥“促弱轉壯”以及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推廣等穩定糧食生産的關鍵節點,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台&自走式植保車“翅膀”打開後,均勻地噴灑着殺菌劑和水溶肥料;一架架植保無人機“嗡嗡”鳴響,在麥田上空來回穿梭,噴灑着農藥……春耕開始後,翼城縣的農業生産託管組織對全縣小麥開啟了促弱轉壯的高質量集中噴肥行動。

  翼城縣位於山西省南部的臨汾市,屬國家規劃的糧食生産功能區,小麥、玉米等作物種植面積達60余萬畝。當地通過農業社會化服務聯合體來組織農業生産,以村集體組織為紐帶,建立監管體系、農業生産標準以及金融保障,在探索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好地”“誰來組織種地”的難題中,形成了農業生産託管的翼城模式。

  全縣超四成耕地被託管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日前在翼城縣走訪發現,原本農事繁忙的春耕時節,不少種了大半輩子地的莊稼漢卻一身輕鬆。

  70歲的董孝禮家裏有30畝地,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以前農忙時忙不過來,在外地打工的兒子回來幫忙,還會花錢雇人打理。”董孝禮説,近些年年齡大了,他感覺種地比較吃力了。

  2018年董孝禮把自家的地交給專業組織託管。剛開始他不太放心,擔心他們種不好,董孝禮只把耕種除草、打藥和收穫環節託管給村集體,由村集體委託服務組織進行農業生産。經過一年“試驗”,董孝禮覺得比自己種地划算。從去年開始,他把30畝地進行全流程託管。“從採購種子、化肥,到除草、打藥、耕地,再到收穫、運輸,全都有人管起來了。”董孝禮説。

  在翼城縣,像董孝禮這樣把農田交給專業組織耕種的農戶達到近4萬戶。數據顯示,翼城耕地託管面積從2018年的3.2萬畝擴展到2022年的22.3萬畝,託管農戶從5452戶增加到39444戶,託管土地佔到全縣耕地的40.5%。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當前翼城正在推廣“土地入股+保底分紅”全産業鏈託管模式。按照“農戶土地入股、集體統一經營、主體託管服務”的原則,以地類和産出效益科學估算農戶保底收入,以村集體為經營主體,採取全産業鏈託管,收穫後統一核算收益,按約定給土地入股農戶進行保底分紅,實現“靠規模生産降本、靠精細管理增效、靠科技應用增産、靠産業延伸增收,農民收益不降低、集體收入有盈利”的目標。

  翼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辛樹盛説,翼城縣針對山區、平川、城郊村選取了橋上鎮黃家垣村、裏砦鎮裏砦村、唐興鎮世家莊村三類村做試點。從三個村試點來看,每畝地成本分別下降63元、80元、95元,增加産量60公斤、85公斤、80公斤,集體增收55萬元、53.2萬元、83.9萬元,每畝集體收入平均增加400余元,大大激發了村集體進行農業生産託管的內生動力。

  “託管不僅省心,種地成本也更低了。”種植大戶賈建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己種植一季玉米每畝成本大約500元,其中種子化肥200元、農機作業費用100~150元,雇人工、澆水費用150元;託管後統一採購種子化肥等可節省60元,再加上政府各類補貼,自己只要花費210元,加上澆水等費用,一畝地一年投入360元左右。

  “關鍵有專業團隊進行耕種,産量還能提高。”翼城縣老官莊村黨支部書記劉立勝告訴記者,村裏耕地面積11000多畝,小麥和玉米種植面積7800多畝,從2018年至今,95%以上的耕地實行了農業生産託管全程服務。“託管後,耕種、施肥、防治病蟲害等都統一作業,每畝小麥和玉米産量能增加100到150公斤,也就是每畝地純收入能增長200多塊錢。同時,還能精準用肥用藥,不僅産生經濟效益,還有生態環保效益。”他説。

  “123456”:

  農業生産託管的“翼城模式”

  目前,翼城縣正在形成“一個組織總牽頭,兩支力量為主體,三級體系來監管,四化建設保服務,五個降減增效益,六位一體促發展”的農業生産託管新模式。

  翼城縣副縣長高偉説,這一模式是在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過程中形成的,其本質是解決農業託管由誰來組織,農業生産標準以及內生動力的問題。

  一個組織總牽頭。“託管首先面臨的是誰來組織的問題。實現農業現代化、專業化和産業化,首先要實現農業生産規模化,其前提是要有專業化的農業生産託管組織。”高偉説,翼城以政府採購的方式,定向委託縣農業社會化服務聯合體牽頭單位——山西新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整個農業生産託管的組織。

  兩支力量為主體。山西新翔豐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李學峰告訴記者,公司2021年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公司牽頭組織,提供技術指導、標準制定、質量監督,建設兩支隊伍形成兩支力量。一支力量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託管組織主體,一方面負責把農戶不想種、種不好、種了不划算的土地統一組織起來,盡可能連塊成片,入股村集體經營;另一方面為村民自主經營的土地,選擇對接託管公司或者合作社,提供耕種防收全方位服務。

  另一支力量是有一定服務能力和服務實力的農資企業、農機合作社或糧食收儲加工企業作為託管服務主體,負責産前農資供應、産中耕種防收服務、産後糧食收儲烘乾加工。

  在一些受訪幹部看來,由於種地比較效益不高,一些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不高。在這種情況之下,讓村集體作為託管主體力量之一,能夠增加村集體收入,有效提升村集體的內生動力。

  三級體系來監管。記者了解到,翼城縣通過建立三級監督體系和四化建設作業要求,來解決“怎樣種好地”的問題。具體來説,縣級由農業農村局經管中心牽頭,鄉級由鄉鎮人民政府牽頭,村級由各行政村黨支部牽頭,成立三級農業生産託管服務領導組,抽調專門人員,負責託管方案制定、流程監督、生産驗收,尤其是負責小農戶利益保障。

  四化建設保服務。具體包括服務規範化、作業標準化、管理統一化、技術實效化。翼城縣在全省率先創建縣級“農業生産託管服務標準化體系”,共匯總制定農業生産託管服務技術標準258項;建起了覆蓋全縣的託管數字化管理平台,80%以上作業農機統一安裝GPS跟蹤儀,實現作業質量、作業數量精準監控。通過執行服務標準、規範服務流程、履行服務協議、嚴控服務質量等一系列措施,讓農民更放心。受訪幹部談到,過去農民種地大多是莊稼種成什麼樣算什麼樣,現在託管組織從事農業生産有質量標準、監管體系和技術指導,可以讓農業生産更加專業化。

  五個降減增效益。為了確保農業生産託管服務健康發展,確保市場化持續運營,翼城縣農業生産託管組織提出五個降減增效理念:開展農業生産託管,通過統一採購降低農資成本;連片規模生産降低農機作業成本;專業化服務降低農民務工投入成本;通過精準使用綠色綜合防控技術減少農藥用量;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新型肥料應用減少化肥用量。

  對於託管農戶來説,分散地塊整合有利於農業機械化規模作業,實現降本增收。翼城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楊海林舉例説,以前農民總認為冬天小麥地雜草少、冬前防治費工費時沒效果。根據技術部門安排,託管組織搶抓時機統一作業,採取冬前化學除草,有效克服部分農戶缺乏先進技術的難題。翼城縣託管小麥冬前統一化學除草20萬畝,畝均減少農藥用量20%~30%。

  六位一體促發展。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翼城開展政府、企業、保險、農擔、期貨、銀行“六位一體”的全周期式農村綜合金融創新服務試點。不僅有效降低了自然災害風險和作業風險,而且有效解決了服務組織和主體壯大資金需求,金融助力、保險兜底,進一步提高了服務組織和託管群眾的積極性。

  有效穩定糧食生産

  翼城縣近年來探索成熟的農業生産託管經驗,在去年發生秋汛“雙搶雙減”、今年春季小麥“促弱轉壯”以及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推廣等穩定糧食生産的關鍵節點,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年,翼城縣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秋汛,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18萬畝,積水農田1.2萬畝。縣委縣政府依託近年來形成的農業生産託管服務體系,政府補貼1300余萬元,通過村級組織、市場服務,積極開展農業生産託管。由農戶自主委託村集體經濟組織,搶種冬小麥22.26萬畝,既確保了秋糧顆粒歸倉,又穩定了冬小麥的種植面積。

  一位鄉鎮幹部告訴記者,今年春耕期間,針對小麥弱苗偏多問題,在小麥不同生育期三次集中實施噴肥作業,時間緊任務重,如果沒有已經形成規模的全縣域社會化服務網絡,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高標準高質量實施完成的。眼下,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任務很重,壓力很大,如果一家一戶靠群眾來自發完成,幾乎不太可能。現在由村集體把全村所有的土地都託管起來,可以挑出最合適的地塊實施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

  此外,在實施農業生産託管後,翼城縣農業生産的現代化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

  今年26歲的王樂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他説,過去操作農機苦累臟,年輕人不願意,都外出打工了。自從大面積託管後,王樂響應翼城縣委支持青年創新創業的號召,堅定了返回家鄉、在農田裏幹一番事業的信心。他説,託管後的農田,對機械化作業需求大增。“原來個人種地都是小型農機,地塊小散,現在很多農戶將土地交給了專業合作社,就需要新型農機進行作業。”王樂説。

  目前王樂個人擁有植保無人坦克1&,植保無人機13架。他所在的益農農機專業合作社擁有植保無人機32架,日作業能力可以達到1萬多畝。在這個合作社,有30多位和王樂一樣的返鄉創業年輕人。

  翼城縣委書記黃曉君説,下一步,翼城縣將在農業生産託管生産環節全覆蓋的基礎上,以糧食增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集體增利為目標,圍繞産前農資供應、産後糧食收儲、農村改廁後續服務、動物防疫、森林防火、河道巡防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內容,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培育服務主體,探索適宜模式,打造服務範圍更廣、服務能力更強、服務鏈條更長、服務産值更高的國家級農業服務龍頭。

  在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二級調研員敖軍看來,農業生産託管引領實現鄉村振興未來可期。從農業生産託管的實踐來看,託管服務主體本身就是農業生産託管經營方式的變革者,託管服務的組織者都是鄉村能人,可以引領推動鄉村實現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位一體”協同發展。

[編輯: 蒲思靜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8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