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山西多部門聯合發布通告打擊非法“代理維權”行為

2022年02月16日 10:15:53 來源: 山西晚報

  原標題:山西多部門聯合發布通告打擊非法“代理維權”行為

  近日,針對不法機構和人員以牟利為目的,打着“專業維權”的幌子,誘導、教唆消費者以多種方式向金融機構施壓,尤其是誘導消費者委託其“代理維權”,使用格式雷同的模板頻繁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金融機構,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影響社會民生和經濟穩定的亂象,為防範金融領域非法代理投訴風險,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山西銀保監局聯合山西省公安廳、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關於防範金融領域代理維權風險優化營商環境的通告》(下稱“通告”)。

  通告&&,當前部分社會組織或個人借“代理退保退息”“代理投訴”之名,捏造事實,違背誠信,突破法律底線,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正常金融經營秩序,已涉嫌違法甚至犯罪。對此,銀行保險監管部門已將其納入常態化掃黑除惡整治重點,將聯合公安機關依法予以嚴厲打擊,並追究相關組織和個人的法律責任。

  針對非法“代理維權”亂象,通告明示“代理退保退息”的手法及危害,引導消費者樹立科學消費理念,警惕有關風險,通過正規渠道依法理性維權。同時,組織銀行保險機構參與放心消費創建工作,強化依法合規經營,提供優質高效金融服務。另外,將打擊非法“代理維權”納入常態化掃黑除惡整治重點,加強與有關政府部門間的協作,開展聯合打擊和集中整治,維護金融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根據通告,代理退保退息組織或個人以“專業維權”名義,利用微信朋友圈、網購平台、社交平台、短視頻等互聯網渠道招攬生意,宣稱可代辦全額退保、全額返息、徵信修復等事宜,誘導消費者與其簽訂所謂的“代理維權服務協議”,委託其“代理維權”,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保單、銀行卡、&&方式等涉及個人隱私的敏感信息。“代理維權”過程中唆使消費者無視合同約定,捏造或歪曲事實,向銀行保險監管部門、信訪部門反復投訴、舉報,並以纏訴鬧訪等手段向金融機構施壓,以達到其收取高額代理手續費、截留套取資金、唆使消費者轉購非法理財産品等目的。通告提示金融消費者認清“代理退保退息”手法及其危害。上述行為阻礙了消費者與金融機構、監管部門開展有效溝通,極易造成消費者徵信受損,無法繼續享受金融服務或導致消費者喪失保險保障,同時極易造成消費者個人信息洩露。

  通告提醒金融消費者,金融産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資金融通便利或有償風險保障,消費者應當加強金融知識學習,樹立科學的金融消費理念,結合自身實際,理性消費。消費前充分了解金融機構、地方金融組織、財富公司、交易場所、私募基金等主體提供的産品或服務中涉及的資金成本、抵押、擔保、保險責任、現金價值、除外責任、違約責任、退保等概念和重要信息,厘清權利義務關係,審慎授權或簽署合同協議,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當消費者在接受各類自媒體渠道發布的信息時,應準確識別,謹慎決策,避免自身權益受到損害。

  另外,對於所謂的“代理退保退息”“代理投訴”切勿輕信和傳播,通告提醒消費者要警惕參與“代理退保退息”可能將面臨失去正常保險保障、徵信受損、個人敏感信息洩露、資金被騙等風險隱患。如聽信“專業維權”機構或人員的虛假宣傳,涉及編造理由、偽造證據、提供虛假信息等非法行為,構成欺詐,將面臨較大法律風險。如果對所購買的金融産品或享受的金融服務有疑問,與相關金融機構産生糾紛,應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可以直接和金融機構協商解決,也可以通過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組織、仲裁機構以及金融監管部門等渠道反映訴求,維護自身權益。

  此外,根據通告要求,金融機構應積極參與放心消費創建工作,依法合規經營,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提供豐富多樣的産品和服務。要加大對消費者金融知識的普及宣傳力度,幫助廣大消費者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理念。要建立完善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暢通投訴渠道,高效處理投訴事項,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信息披露,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記者 張珍)

[編輯: 楊曉飛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78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