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省“兩會”特別報道】在疫情防控大考中努力書寫優秀的山西答卷
2021年,國內疫情呈現出多點散發、局部爆發態勢,我省曾一度處於中高風險區的包圍之中,疫情防控形勢極為嚴峻。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團結帶領三晉兒女,凝聚磅礡力量,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以“防控就是責任,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忠誠和擔當,在疫情防控大考中努力書寫優秀的山西答卷。
抓實抓細防控措施堅決守好“山西陣地”
2021年12月24日,在呂梁大武機場航站樓3號進站口,記者看到,機場工作人員正在對旅客進行體溫檢測,同時落實查驗健康碼等防疫措施,現場井然有序,每個通道前都有工作人員引導,幫助旅客快速通行。“針對中高風險地區的來呂人員,我們按照疫情防控辦的要求進行信息推送、臨時隔離及轉運等工作。對發熱、紅黃碼旅客應急處置預案進行修訂完善,開展桌面演練,保證旅客安全。”該機場安全質量部部長王元&&。
這也是我省抓實抓細防控措施、緊盯關鍵環節實施周密防控的一個日常的工作現場。2021年,我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省委決策部署,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覺、在行動上堅定抓好落實,閉環管理做好國際航班經停太原入境人員疫情防控、紮實做好中高風險區入晉返晉人員排查管控、嚴防進口冷鏈物流疫情輸入工作,不折不扣把疫情應急處置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抓緊抓細抓到位,堅決守住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底線。
2021年11月初,我省東南西北周邊4個省區先後發生疫情,截至2021年11月11日19時,全國有高風險地區6個,中風險地區91個。通過大數據時空分佈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這個平行四邊形的省份曾一度處於中高風險區的包圍之中,疫情防控形勢極為嚴峻,外防輸入的壓力和挑戰進一步加大。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新一輪戰“疫”中,我省成功應對了20多起聚集性疫情外溢的強力衝擊,在疫情蔓延至全國20多個省份的情況下,堅決守好“山西陣地”。
“這首先得益於有力、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形成一套山西防控的有效經驗。”省衛健委副主任、省疾控中心主任馮立忠深有體會。統一高效的指揮體系,穩穩控制着疫情防控大局。省委、省政府統一調度,及時分析研判形勢、召開專題會議、作出決策部署,從時效上決斷、從靶點上發力、從不變上應變、從統籌上調度,牢牢掌握主動權。省、市、縣三級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制度,始終保持應急狀態和常態化運行。其次得益於平戰結合、運行暢通的應急處置機制,始終做到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排查、第一時間管控,嚴把交通卡口、排查管控、境外輸入、進口冷鏈、快遞郵件“五個關口”。“抗疫的歷程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健全完善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救治處置能力,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衞生體系,才能切實維護、有力保障人民健康,這也將成為今後疫情防控的基石。”馮立忠&&。
織密織牢防控網絡團結一心“群防群控”
抗擊疫情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其中,醫院感染防控就是一道“防火墻”,為醫院工作人員及就診患者築起了一道健康安全屏障。“請大家戴好口罩,主動出示健康碼和行程卡。”在省內醫療機構門診樓進出口處,負責安保的工作人員一邊提醒大家做好個人防護,一邊嚴密排查是否有中高風險區旅居史的人員。“細節決定成敗,任何細節上的疏漏都會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院感工作不容許有一絲一毫的懈怠。”運城市中心醫院醫務科主任牛釗峰道出了所有院感防控工作者的心聲。
記者從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我省已建立常態化疫情防控醫院感染防控巡查工作制度,通過院內每日自查、院間每半月互查、質控中心每月抽查、衞生監督機構不定期督查的四級院感巡查制度,完善院感管理措施,防範院感事件發生。各市也按照省級要求,建立了常態化疫情防控院感巡查工作制度,並嚴格執行。
在山西省人民醫院核酸檢測基地內,試劑準備區、樣本製備區、擴增檢測區等科學設置,生物安全櫃、核酸提取儀、實時定量PCR儀等設備一應俱全。這裡也是我省首批建設完成的城市核酸檢測基地之一。深鑽細研實驗室操作規範和檢測技能,用科學、高效且專業的檢測技術,用實際行動守護好“山西陣地”,已經成為全省核酸檢測工作者的行動準則。
在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舉辦期間,我省實時研判疫情,定期評估風險,開展安全性總體評估,動態精準制定疫情防控和醫療保障工作方案,保障參會嘉賓順暢出行。論壇期間,累計設置流動檢測點15個,200余名採樣人員和實驗室檢測人員連續奮戰4晝夜,圓滿完成3292人份核酸檢測任務,生動展示山西疫情防控成果和高質量轉型發展形象。
打電話、摁門鈴、問樓長、查小程序……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太原市桃南二社區黨員幹部每天的重點工作。他們通過“地毯式”排查,準確掌握轄區居民疫苗接種和省外返並居民報備情況。該社區黨委書記張麗鳳堅定地説:“我們要讓同舟共濟、群防群治的合力不斷在社區凝聚,守住聯防聯控第一線,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構築嚴密防線,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堅實基礎。”我省始終把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貫穿於疫情防控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全省建立起“橫向到邊到界無縫對接、縱向到村到戶不留死角”的防控網格,形成了群策群力、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疫苗接種科學高效基本形成“免疫屏障”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構建群體免疫屏障最有效的途徑,自2020年12月15日起,我省啟動大規模人群接種工作以來,先後開展了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緊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百日攻堅行動”、“擴大免疫行動”和“清零行動”,多次刷新單日接種最高紀錄,最高日接種量達105萬劑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向全國推廣分享“山西經驗”。
2021年4月27日,運城市新冠病毒疫苗方艙式接種點正式啟用。這個由市體育館改造而成的方艙接種點,單日接種量可達5000劑次。這也是我省加強疫苗接種能力建設的一個實例。我省靈活採取“固定接種點+臨時接種點+移動接種點”的模式擴充接種能力,組織4.4萬餘名醫務人員和1.1萬餘名保障人員堅守一線,確保疫苗配送、預防接種、醫療救治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各級政府還更新配備足夠的疫苗冷鏈和信息化設施設備,為大規模接種做足了“功課”。
自全面啟動新冠病毒疫苗大規模人群接種工作以來,介休市各接種點醫護人員連軸轉,城關鄉衞生院全院20余名醫護人員加班加點,接種疫苗的群眾包括鄉里10個村的村民、周邊居住的居民以及外來的流動人員,接種任務十分繁重,最多的一天接種了1100余針次。“每一針都不能馬虎,每一劑接種都責任重大,必須精準謹慎。”介休市城關鄉衞生院院長劉勇道出了所有醫護人員的心聲。
全省各地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講解,取得公眾對疫苗接種工作的配合和支持,營造全社會科學認識疫苗、積極參與接種的良好氛圍。太原市民王紅梅説:“疫苗接種不僅關乎個人健康,更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華陽集團二礦採煤三隊的採煤機司機李貴明由衷點讚:“積極接種疫苗是為了每一個‘小家’,也是保護‘大家’。”
截至2021年12月26日24時,全省11個市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6202萬劑次,覆蓋3002.3萬人,其中2801.7萬人已完成全程接種。我省接種工作科學有序高效,人群“免疫屏障”已經基本形成。
疫情一日不除,防控一日不松。全省上下團結一心,不斷強化底線思維,始終繃緊防控之弦,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持續抓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全力以赴鞏固防控戰果,萬眾一心守好“山西陣地”。(記者秦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