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關於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12月16日,《關於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媒體通氣會在並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我省《關於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
《實施意見》主要從加大預算收入統籌力度、深入推進預算支出改革、強化全流程預算管理、加強財政風險防控等4個方面提出了23項改革任務,概括起來就是“收、支、管、防”四部分內容。
“收”就是加強收入統籌,增強財政保障能力。主要包括規範政府收入預算管理、加強政府性資源統籌管理、盤活各類存量資源和強化部門預算管理4項改革任務。“支”就是推進支出改革,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主要包括加大重大決策部署財力保障、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推進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6項改革任務。“管”就是強化預算全流程管理,推動財政管理提質增效。主要包括改進預算編制、強化預算執行、深化績效管理改革、優化轉移支付體系、深化省直管縣改革、加強國庫集中收付管理、完善政府財務報告體系、拓展政府採購功能等8項改革任務。“防”就是加強風險防控,增強財政可持續性。主要包括健全政府依法適度舉債機制、防範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防範化解財政運行風險隱患、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推進預算管理信息統一共享等5項改革任務。
在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的基礎上,我省《實施意見》進一步突出了五方面工作:一是突出對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財力保障。強化四本預算統籌銜接,加大各類資金統籌使用力度,聚焦我省“六新”突破、優化穩定産業鏈供應鏈、錨定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重大戰略部署,增強財力保障。鼓勵改革創新發展,對於先行先試的重大改革事項,要求做好經費保障工作。二是加強預算支出改革。強調預算安排堅持“四個取消”和“六個結合”,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推動建立民生支出清單管理制度,建立新&&民生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後評價機制,提高民生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推進支出標準體系建設,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基礎標準,研究制定我省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並根據各級支出責任制定保障標準,增強預算控制力和約束力。三是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進一步理順省、市與體制管理型試點縣(市)收入分享和支出負擔政策。完善轉移支付體系,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的管理模式,將性質相同、用途相近的資金整合成大專項。大專項下設置支出方向,實行任務清單管理,並定期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完善政策。完善省對縣級財政、開發區財政獎補政策,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四是突出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工作。一方面,壓實縣級為主、市級幫扶、省級兜底的責任;另一方面,完善“三保”預算審核、執行監控和應急處置省、市工作機制,確保兜住“三保”底線。五是推進預算管理信息統一共享。用信息化手段支撐預算管理,規範各級預算管理工作流程,增強財政透明度,推動實現預算管理現代化。2022年與中央財政對接,實現數據在各級財政之間以及財政與部門之間的動態反映和集中存放。(記者 任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