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太原12月9日電(楊曉飛)“十四五”時期,山西如何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在山西省政府新聞辦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山西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新聞發言人張軟斌&&,山西把農業生産託管作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突破口。
“典型調查顯示,糧食作物全程託管畝均可增産20%、畝均節本增效350元左右。”張軟斌稱,生産託管在糧食增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山西共有生産託管服務主體3.2萬家,託管面積2300萬畝,覆蓋所有農業縣,穩定服務小農戶110萬戶。”張軟斌在介紹《山西省“十四五”農業現代化三大省級戰略、十大産業集群培育及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時稱,山西將以生産託管項目為抓手,支持農機戶、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各類服務主體參與農業生産託管,擴大託管面積。
為集聚要素支撐,山西以生産託管為載體,推動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根據規劃,山西優先補貼大馬力和適合丘陵山區作業農機具4.1萬台套,把宜機化改造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內容,將生産託管主體帶頭人、農機手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訓。
與此同時,山西推動金融部門創新“託管貸”等産品,落實新型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政策,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此外,山西還推動財政、保險部門開展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試點,降低託管主體市場風險。
“山西推廣‘服務主體+農戶’‘服務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模式,創新保底、‘保底+分紅’‘服務+訂單’等方式,構建託管主體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張軟斌稱,為切實保障小農戶利益,山西因地制宜提供耕種防收全程託管或“菜單式”託管服務,讓農戶自主選擇。
據張軟斌介紹,“十四五”時期,山西重點聚焦小農戶和糧食作物等重要農産品,在擴面、提質、增效上下功夫,通過提升託管能力、規範託管行為、補齊要素短板、調動多方積極性、完善保障措施,持續深化農業生産託管。
據悉,到2025年,山西農作物託管面積預計將佔到總播種面積的60%以上,服務帶動小農戶50%以上,構建起主體多元、形式多樣、技術集成、管理規範、服務高效的農業生産託管服務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