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12月5日電(記者魏飚 楊晨光)每天清晨,趙傑、李愛玉和梁建華3名志願者都會來到82歲的榮丁香老人家樓下,查看老人臥室的窗簾是否拉開。
拉窗簾,這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常行為,對於家住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河北裏社區的榮丁香老人來説,卻有着特殊的意義。趙傑説,窗簾若被拉開,表明老人安全,他們便會放心離開;如果窗簾沒有被拉開,他們就會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詢問,防止意外發生。夜幕降臨,他們還會查看老人的窗簾是否已經拉上。

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河北裏社區,獨居老人榮丁香向山西省紅十字情緣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打招呼(11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這是山西省紅十字情緣志願服務隊開展的“窗簾行動”。秋去冬來,窗簾不僅是平安的信號,更是志願者與老人們的暖心約定。從今年4月至今,已經有35名志願者和8個社區16戶老人立下了“窗簾之約”。
山西省紅十字情緣志願服務隊隊長張建中説,“窗簾行動”主要服務對像是獨居老人、孤寡老人,他們通過&&社區進行摸底,選定年齡偏大、行動力差、體弱多病的老人作為服務對象,徵求老人及家人同意後,志願者會在這些老人家中窗戶顯眼的地方貼上“窗簾行動”標識,方便志願者們在每日巡查中了解情況。
89歲的謝淑英老人,家住太原市杏花嶺區鐵路迎春小區。由於平時子女工作忙,老人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她一個人居住。志願者除了每天查看窗簾外,還會陪老人嘮嗑解悶,幫她理髮修甲、清掃衞生。

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鐵路迎春小區,山西省紅十字情緣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張建中(右)陪獨居老人謝淑英聊天(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張建中説,“窗簾行動”的服務講求實效,參與的志願者都在被幫扶老人附近居住,便於每天早晚觀察窗簾。同時,他們還建立“窗簾行動”微信群,每天早晚把巡查照片發到群裏。
88歲的張林仙是志願者張巧富的幫扶老人之一。自“窗簾行動”開始以來,張巧富每天早晚都會騎電動車來到老人樓下,查看窗簾。張林仙告訴記者,不管天氣如何,志願者每天都會準時過來。
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鐵路迎春小區,山西省紅十字情緣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張巧富在“窗簾行動”微信群裏發送老人的生活信息(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張林仙説,今年夏天的一天早上,她胃不舒服,起床比較晚,張巧富早上巡查發現她沒拉窗簾,第一時間趕到她家裏。
張建中説,參加“窗簾行動”的志願者從最初的10人,發展壯大到30餘人,幫扶老人也從10戶發展到16戶。“我們隊伍還在不斷擴大。”張建中説,“窗簾行動”開展的衍生服務項目也在各街道社區積極開展,如代買服務、代洗服務、理髮服務、家政服務、陪伴式服務等。

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鐵路迎春小區,山西省紅十字情緣志願服務隊志願者趙傑(右)為獨居老人謝淑英理髮(12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在太原市杏花嶺區迎春社區副主任王佳看來,目前社區的老人以居家養老模式為主,不少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除了社區幫助外,“窗簾行動”是鄰里互助、紓解養老 “空巢之痛”的好樣本。
“‘窗簾行動’是雪中送炭。”太原市杏花嶺區河北裏社區主任張鑫説,老人不管他的兒女們多孝順,都希望更多人來關心他。志願者“窗簾之約”體現的陪伴關愛,帶給老人的是溫暖的力量。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窗簾行動’。”張建中説,不少年輕人想利用周末、假期參與進來。最近,“窗簾行動”的服務對象,新增了4個社區的40戶老人。“我們會堅持下去,並且要一對一地服務,下一步還要向社會招募志願者加入‘窗簾行動’,共同關愛老人。”張建中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