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
通報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
築牢織密防控屏障 嚴防死守“山西陣地”
11月12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衞生健康委、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通報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截至11月11日19時,全國有高風險地區6個,中風險地區91個。山西處於周邊疫情重重包圍之中,外防輸入的壓力和挑戰進一步加大。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不松勁,堅持常態化科學精準防控不停步,果斷管控風險漏洞,築牢織密防控屏障,慎終如始,常抓不懈,嚴防死守“山西陣地”。
省衞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馮立忠介紹,一是統一高效指揮,穩控疫情防控大局。高效運轉指揮體系,積極做好防範省外疫情輸入,先後召開3次省委專題會議和5次全省會議,分析研判形勢,作出安排部署。省防控辦召開多次會議,第一時間統籌落實,第一時間發布健康提示,組織專家定期分析研判,實行專班一日兩調度、靈活調度、雙線作戰,派出疾控專家指導組全程指導,全省衞生健康系統聞令而動、日夜堅守,堅決落實“逢陽必報、逢陽即報、接報即查、先管後篩”的管控措施。二是密切協同配合,嚴把外防輸入關口。聯防聯控機制各成員單位通力協作,堅持關口前移,措施前置,強化源頭管控,第一時間、第一落點嚴把交通卡口、排查管控、境外輸入、進口冷鏈、快遞郵件“五個關口”,防範疫情輸入。三是科學精准保障,築牢防控安全基礎。全方位做好突發疫情應對處置各項準備工作,做到監測預警處置到位、流調溯源管理到位、隔離場所儲備到位、核酸檢測能力到位、醫療救治保障到位、疫苗接種組織到位等“六個到位”。四是發動群防群控,確保工作落地見效。做到強化社區防控抓落實、強化公民責任抓落實、強化監督檢查抓落實等“三個強化”。
下一步,全省上下持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環境同防、多病共防”工作方針,始終保持各項機制高效有序運行,慎終如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緊繃疫情防控之弦。加強冬春季新冠肺炎和呼吸道傳染病多病共防。二是全面壓實四方責任。近期,堅持非必要不出省,堅持跨省區會議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境外、省外人員線上參會。近期,從省外入晉返晉人員,第一時間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三是鞏固拓展免疫成果。將持續推進12歲以上人群全程免疫接種,請未完成全程免疫接種的人員,第一時間到就近疫苗接種點接種。我省已於9月30日啟動了重點人群加強免疫接種工作,全省要在11月底前力爭做到重點人群“應種盡種”、其他人員“願種盡種”。同時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我省已於10月26日啟動了3—11歲人群疫苗接種工作,各地正在有力有序推進中。四是持續加強防控重點。各地要持續把好疫情輸入各道關口,嚴格精準做好中高風險地區入晉返晉人員管控、進口冷鏈物流、醫療機構院感防控、隔離酒店管理和學校、交通場站、碼頭、公共交通工具、商場超市、影院劇場、圖書館、健身場所、餐飲場所等人員聚集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近期快遞郵件的防控工作,切實降低快遞物流傳播風險。五是切實做好個人防護。冬春季來臨,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容易與新冠肺炎發生疊加影響,要堅持多病共防。
省公安廳副廳長馬潤生介紹,全省各級公安機關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特別是嚴格疫情防控檢查站點逢車必查、逢人必檢等措施,嚴防疫情從省際邊界輸入我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外防輸入”工作。
今年以來,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經專家分析評估,全省公安、衛健部門已先後3次聯合啟動環省疫情防控檢查站點,對環省所有公路通道和中高風險地區來我省停靠列車、航班的交通場站,啟動疫情防控檢查站點,公安、衛健部門人員24小時開展疫情查控,切實守好入省進京通道。
根據省疫情防控辦部署,10月26日全面啟動環省疫情防控檢查站點。截至目前,全省共啟動378個疫情查控站點,其中高速公路152個,低速及其他公路114個,高鐵站28個,火車站49個,汽車站30個,飛機場5個;日均出動警力2800人次,衛健部門1500人次,志願者及其他人員500人次;累計勸返中高風險地區5.73萬人,車輛3.48萬輛。
為堅決做好“外防輸入”工作,我省全面加強對入晉返晉重點人員的排查管控。馮立忠介紹,對於在第一入境點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入晉返晉人員,由屬地疫情防控辦落實點對點、人盯人的閉環管理,嚴格實施“14+3”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即居家隔離14天,在第1、7、14天各進行1次核酸檢測。對14日內有國內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入晉返晉人員嚴格實施“14+3”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對14日內有國內中風險地區旅居史的入晉返晉人員實施“14+3”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對14日內有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其他低風險地區旅居史的入晉返晉人員實施“7+2”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一律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記者 秦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