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山西大學兩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2021年11月06日 13:03:42 來源: 山西日報

  原標題:山西大學兩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11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召開。山西大學兩項科研成果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光電研究所所長張靖教授領銜的“基於超冷費米氣體的量子調控”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副校長、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程芳琴教授領銜的“煤矸石煤泥清潔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基於超冷費米氣體的量子調控”項目主要完成人為張靖、王鵬軍、黃良輝、孟增明,研究範圍屬於超冷原子物理。超冷原子氣體因其獨特的宏觀量子相干性以及精確的人工可調控性,對量子材料的設計與製備、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超冷費米子實驗平台,並實現了玻色費米混合氣體量子簡並。在建立玻色費米混合量子簡並氣體實驗平台的基礎上,在國際上率先實驗實現一維和兩維自旋軌道耦合的簡並費米氣體,系統地研究了超冷費米氣體自旋軌道耦合人造規範勢,發展了調控原子間強相互作用、動量分辨射頻譜等技術,製備了自旋軌道耦合簡並費米氣體拓撲量子態。這些研究內容為在超冷原子體系中模擬拓撲物質以及製備操控新的拓撲量子態奠定了重要基礎,引發了國際上大量相關理論和實驗方面的研究。

  “煤矸石煤泥清潔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主要完成人為程芳琴、張鍇、郭彥霞、張培華、宋慧平、楊鳳玲、張纏保、武建芳、傅垣洪、高利生,成果研究範圍屬於資源與環境領域,開發出煤基固廢“分質資源化利用-分類無害化填充”技術。煤矸石分質及爐內SO2和NOx協同控制技術,實現了煤矸石和煤泥清潔燃燒發電;煤泥基生物質型煤技術和配套燃燒設備,實現了煤泥清潔安全資源化利用;雙重防滲和隔氧阻燃耦合的煤矸石生態填充技術,實現了煤矸石和粉煤灰大宗利用和無害化處置。項目授權發明專利27項,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形成地方標準4項。整體技術應用後共消納固廢2.2億噸,生態充填約6000畝,減排SO2約230萬噸、NOx約5萬噸,新增銷售收入110億元,利稅38.6億元,推動了劣質煤發電行業技術進步,改善了京津冀環境空氣質量,促進了煤基固廢的清潔高效全利用。此成果廣泛推廣應用,將會對資源型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産生重大作用,對實現“碳中和”“碳達峰”具有積極作用。(記者李林霞)

[編輯: 王俊玲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37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