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西省保險行業協會:購買保險産品 別被“免費”忽悠
在一些網絡場景中,時有“首月0元”“零首付”“免費保障”“抽獎獲取”等互聯網保險産品廣告頁面出現,有的消費者在尚未清楚了解保險內容、保費繳納等情況下,便被“免費”誘導而投保。10月21日,山西省保險行業協會發出提示,消費者要清晰地認識到“免費”是誘導,有可能暗藏陷阱和風險。
據介紹,從保險産品本身看,一些“首月0元”“免費保障”等互聯網保險産品宣傳未全面展示保費繳納整體情況,實際上是將保費分攤至後期,消費者很難真正享受到保費優惠。從監管要求看,保險險種的條款和費率,應當報監督管理機構備案或批准。“首月0元”類的銷售宣傳行為,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准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的問題。從營銷方式看,易使消費者忽視産品重要信息。加之一些廣告界面設置不規範,故意誘導消費者勾選“購買”“領取”“自動續費”等選項,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應注意:
一、因需購買保險産品,不被“免費”迷惑。在瀏覽保險營銷宣傳頁面時,注意了解發布營銷廣告主體、保險産品承保機構,看清保險産品類型、保障內容和收費方式等重要信息,根據自身風險保障需求和消費能力選購,不被“免費”營銷宣傳誘導購買了本不需要的産品。如對宣傳界面內容不了解,最好不要隨意填寫個人信息或同意授權辦理等操作,防範個人信息洩露風險。
二、知悉保險合同內容,了解條款信息再簽約。消費者如確有投保需求,應認真閱讀保險合同,對於未能明確展示保險合同條款等重要內容的銷售頁面,不隨意點擊確認。着重了解保險責任、除外責任、保險期間、保險金額、保費繳納、風險提示、客戶告知、投保須知、續保條件、保險金賠償或給付、猶豫期和退保損失等影響投保決策的重要事項。不盲目跟風衝動消費,尤其是線上簽約投保時千萬不要圖方便就“一勾到底”。
三、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訂立保險合同時,消費者應客觀如實地反饋有關信息,避免因未能如實告知而影響保險合同效力。消費者隱瞞真實狀況投保,如發生保險事故,可能得不到保險賠償,容易産生理賠糾紛。(記者 梁丹 馬向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