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陜西101條河流上開展監測的226個國控、省控斷面中,剔除本底影響後,Ⅰ至Ⅲ類優良水質斷面216個,佔95.6%;Ⅳ至Ⅴ類水質斷面9個,佔4%。河流水質總體為優。
20年來,“兩山”理念不斷凝聚共識,推動中國以敢為人先的綠色創新實踐,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蹟和發展奇蹟。
文章強調,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這份承載着護航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歷史使命的重要法典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首次審議。
陜西按照“一站多點(樣地)”的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布局,採用共享共建、升級改造和新建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推進全省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建設。
公報包括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實踐、國家生態保護修複製度、國土空間自然生態評價、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行動、綠色地球中國貢獻等內容。
漢江在安康市境內流長340公里,常年流量262億立方米,佔丹江口水庫入庫水量的63%,其水質從源頭上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産生關鍵影響。
陜西省壓實保護責任,強化綜合治理,嚴格監測執法,守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區,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襟山帶河、建縣兩千餘年,這座縣城自古就有“金周至”的美譽。且不論縣誌記載,單是從當地老一輩的言語裏,便能感受到過往富裕生活給群眾帶來的滿滿自豪。
近十年來,漢江漢中段水質持續保持優良,保證了“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漢中群眾也切實感受到了水清岸綠、景美堤暢的漢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