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視角看中國|循着總書記關切,領略大美西部-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11/09 21:07:47
來源:新華社

衛星視角看中國|循着總書記關切,領略大美西部

字體:

  錦繡西部,山川如畫。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西部生態環境建設,在西部省份考察調研時,始終強調生態保護,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以貫之。

  這些年,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取得顯著成效。我們從西部12個省區市各選取一個地方,循着總書記的關切,從空中俯瞰,領略西部廣袤土地上的雄渾多姿。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重慶時指出,保護好三峽庫區和長江母親河,事關重慶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

  【總書記説】

  要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寧靜、綠地、田園”環保行動,建設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推動城鄉自然資本加快增值,使重慶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新聚焦】

  瞿塘峽被稱為“長江三峽第一峽”,以雄奇、險峻著稱。近年來,當地持續深入加強岸線保護,努力呵護一江碧水,推動瞿塘峽水清岸美,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

  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宜賓考察,在三江口眺望長江、金沙江、岷江三江交匯處,聽取當地推進長江流域生態修復保護、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介紹。

  【總書記説】

  四川地處長江上游,要增強大局意識,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堅定不移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這一江清水。

  【新聚焦】

  作為“萬里長江第一城”,四川宜賓近年來告別“化工圍江、污染繞城”的困境,持續改善岸線生態環境,重現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秀麗景色。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的烏江六衝河段,遠眺烏江山水,聽取烏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態修復保護、實施禁漁禁捕等情況匯報。總書記來到化屋碼頭,沿江岸步行察看烏江生態環境和水質情況,對當地加強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質監測體系建設的做法&&肯定。

  【總書記説】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新聚焦】

  烏江是貴州省第一大河,也是長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曾因粗放發展、兩岸污水處理滯後,水質受到嚴重的污染。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鐵腕”治污,烏江流域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濕地,聽取雲南省和昆明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築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總體情況匯報,察看滇池、撫仙湖、洱海水樣和滇池生物多樣性展示。習近平詳細詢問滇池保護治理和水質改善情況。

  【總書記説】

  滇池是鑲嵌在昆明的一顆寶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再接再厲,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新聚焦】

  滇池,被譽為“高原明珠”,曾經一度污染嚴重。近年來,當地實施生態修復,在滇池“綠色之腎”湖濱生態帶的守護下,湖清岸綠的美好圖景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林芝尼洋河大橋,遠眺水波蕩漾、草木蔥蘢的雅尼濕地,聽取雅魯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情況。

  【總書記説】

  要堅持保護優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重要江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統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守護好這裡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新聚焦】

  雅尼國家濕地公園位於雅魯藏布江與尼洋河交匯處。近年來,當地實施公園保護與恢復工程,開展了濕地公園管理站、生態監測系統、景觀棧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有效維護了濕地生態健康。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來到位於秦嶺山脈東段的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海拔1700米的月亮埡,遠眺秦嶺牛背梁主峰,聽取陜西省吸取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教訓、抓好生態保護等工作匯報。

  【總書記説】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新聚焦】

  秦嶺是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的重要水源涵養地。近年來,陜西持續推進秦嶺生態修復和保護,自然環境得到持續改善,生態休閒游等綠色産業不斷發展,使秦嶺形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丹馬場,察看草場和馬群放養情況,聽取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情況匯報。

  【總書記説】

  保護好祁連山的生態環境,對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對推動甘肅和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新聚焦】

  祁連山是我國重要的冰川和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位於祁連山北麓的山丹馬場,地域廣闊、水草豐美。隨着祁連山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山丹馬場開始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業,秀美風光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青海湖仙女灣,聽取青海省加強祁連山地區和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情況介紹。隨後,沿木棧道步行察看。

  【總書記説】

  青海湖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取得的成效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斷鞏固拓展。

  【新聚焦】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被譽為“高原藍寶石”。經過多年持續保護,如今青海湖畔再現“半河清水半河魚”的美景。廣闊無垠的湖面與遠方的雪山相接,融入天際,成就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銀川市西夏區源石酒莊葡萄種植基地,遠眺巍巍賀蘭山,聽取賀蘭山生態保護和環境綜合整治情況匯報。

  【總書記説】

  要加強頂層設計,狠抓責任落實,強化監督檢查,堅決保護好賀蘭山生態。

  【新聚焦】

  賀蘭山是我國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線和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維繫着西北至黃淮地區氣候分佈和生態格局,守護着西北、華北生態安全。2017年,寧夏正式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衛戰”,經過一系列保護修復工作,賀蘭山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野生動物種群不斷增加。

  2022年7月,在新疆吐魯番市葡萄溝,習近平總書記察看吐魯番特色水果展示,了解當地發展葡萄特色産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等情況。

  【總書記説】

  吐魯番美麗富饒、瓜果飄香,這是大自然的饋贈。要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富民産業。

  【新聚焦】

  吐魯番市是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被稱為“葡萄之鄉”。近年來,當地融合發展葡萄酒莊游、鄉村風情游、夜品葡萄溝等特色文旅品牌,葡萄産業已成為吐魯番的“金色名片”。

  2023年6月,在內蒙古巴彥淖爾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黃河“幾字彎”頂部的烏梁素海,了解當地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促進生態環境恢復等情況,察看烏梁素海自然風貌和周邊生態環境。

  【總書記説】

  烏梁素海治理和保護的方向是明確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護,一以貫之、久久為功,守護好這顆“塞外明珠”,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山青、水秀、空氣新的美麗家園。

  【新聚焦】

  烏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濕地,享有“塞外明珠”的美譽。近年來,當地不斷加強綜合治理力度,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在烏梁素海濕地棲息的鳥類種類不斷增加。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桂林市陽朔縣漓江楊堤碼頭,聽取漓江流域綜合治理、生態保護等情況匯報,並乘船考察漓江陽朔段。

  【總書記説】

  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持正確的生態觀、發展觀,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上下同心、齊抓共管,把保持山水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深入推進生態修復和環境污染治理,杜絕濫採亂挖,推動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系統持續優化、整體功能持續提升。

  【新聚焦】

  桂林漓江風光秀美,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美譽。近年來,當地持續推進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漓江的水質和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策劃:張宋紅

  統籌:馬麗娟 唐紫宸 王浩程

  設計:趙丹陽

  遙感數據與技術支持:曾迎迎 喬柯 郭超

  支持單位: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新華社寧夏分社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媒體融合生産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聯合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