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portarit

樹立“大秦嶺”概念 構建橫跨自然與人文的“秦嶺學”體系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讓世界看見秦嶺:秦嶺山地歷史文化演進與資源保護利用”學術研討會日前在西安舉行。西安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高東新受邀做客新華訪談,暢談秦嶺文化的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
精彩觀點
1

秦嶺文化在新時代的核心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有何重要意義?

秦嶺文化在新時代的核心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有何重要意義?
秦嶺蘊含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歷代人民與嚴酷自然搏鬥形成的拼搏奮進品格成為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秦嶺還承載着和諧統一的生態理念,人與秦嶺相處中形成的“天人合一”理念為當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借鑒。這些價值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基因,也是服務國家戰略、凝聚民族共識、推動文明互鑒的重要支撐。
1

秦嶺文化研究院成立以來,開展了哪些研究工作?

秦嶺文化研究院成立以來,開展了哪些研究工作?
秦嶺文化研究院自2023年籌備至今,圍繞秦嶺生態、人文、區域發展及學術交流等方面,系統開展多類型的研究工作。一是開展基礎理論與歷史文化研究,主要圍繞秦嶺文化價值闡釋、農耕文化研究、秦嶺國家公園與城市關係等方面開展;二是開展生態保護與區域發展研究,聚焦秦嶺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探索綠色發展理念在秦嶺北麓的實踐路徑;三是開展地域文化溯源與轉化研究;四是開展學術研討與組織秦嶺創新實踐項目。
1

對於進一步弘揚秦嶺文化,課題組提出了哪些核心解決路徑,其中最關鍵的舉措是什麼?

對於進一步弘揚秦嶺文化,課題組提出了哪些核心解決路徑,其中最關鍵的舉措是什麼?
核心解決路徑包括五大方向,最關鍵的舉措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推陳出新拓展認知,樹立“大秦嶺”概念,構建橫跨自然與人文的“秦嶺學”體系,整合跨省區科研力量;二是夯實資源基礎,通過地理信息技術(GIS)梳理文化資源、分類建檔,編制文獻集成並建立動態數據庫;三是建立聯動保護機制,借鑒長江、黃河保護經驗,推動編制頂層規劃,建立跨省聯席會議和城市聯盟,培育專業人才智庫。此外,還推動文化創新發展、搭建交流展示&&等路徑,這些舉措為破解認知局限、資源分散、保護乏力等核心難題提出了可供參考的對策建議,能夠為文化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1

秦嶺西安段在整個秦嶺文化保護傳承中處於何種地位,有哪些具體規劃和舉措?

秦嶺西安段在整個秦嶺文化保護傳承中處於何種地位,有哪些具體規劃和舉措?
秦嶺西安段是秦嶺文化保護傳承的核心區域,憑藉無可比擬的地理優勢、文明孕育發祥地,可以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具體可以從三個方向發力:一是推動業態轉型,在生態保護前提下,向生態農業、科考研學、民宿旅游、生態康養等新興業態升級;二是強化資源挖掘與利用,深度闡釋秦嶺文化內涵,建設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和科普基地,製作秦嶺主題視頻內容;三是推進秦嶺歷史文化資源與生態保護、公共服務、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探索“文化+數字+旅游”的融合模式,推動産城景、農文旅資源整合,為沿線區域提供可複製的經驗。
1

秦嶺文化如何實現“走出去”,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秦嶺文化如何實現“走出去”,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秦嶺文化“走出去”的核心路徑是依託自身特點優勢與國家戰略聯動。一是打造世界級交流&&,圍繞山河文明、絲路文化等主題舉辦論壇,搭建中華文明與世界對話的窗口;二是借力“一帶一路”傳播渠道,通過中歐班列等載體,推動秦嶺文化走出去;三是推動文化創新表達,將秦嶺文化與數字技術結合,打造國際化文化IP和文旅産品,讓海外受眾直觀感受其生態智慧與人文底蘊;四是深化文明互鑒,立足世界山嶽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定位,與阿爾卑斯山、安第斯山等相關文化載體開展交流合作,彰顯中華文化兼容並包的特質,為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