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吳堡縣獲“中國藥棗之鄉”稱號
2022-08-24 18:07:3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近日,在中醫藥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中醫藥技術助力鄉村振興三年行動大會啟動儀式上,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國家開放大學生命健康學院向陜西省吳堡縣授予“中國藥棗之鄉”榮譽證書和牌匾,正式命名吳堡縣為“中國藥棗之鄉”。

       據了解,吳堡紅棗栽培歷史悠久,曾以地方特産向朝廷進貢。據《榆林縣誌》記載,1400多年前的北朝,吳堡這一帶進入紅棗栽培盛期。吳堡紅棗果色暗紅、富有光澤、肉厚而堅,含水量低、味甘甜,營養豐富,具有“補中益氣、鎮靜安神、健脾養胃、抗衰老”等保健作用,是入藥的最佳選擇,市場前景廣闊,潛在優勢巨大 。

       為了推動吳堡縣紅棗産業進一步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吳堡縣人民政府委託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國家開放大學生命健康學院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吳堡縣紅棗進行評鑒。專家們詳細聽取了吳堡縣紅棗産業發展現狀匯報,審閱和研究了相關材料,品鑒了吳堡紅棗産品,詢問了諸多産品設計理念,一致認為吳堡紅棗歷史悠久,是大棗的發源地之一,不僅具有鮮明的地理性標誌,還具有成為藥棗的優勢性,符合養生及保健需要,同意授予吳堡縣“中國藥棗之鄉”稱號。

       “吳堡縣被授予‘中國藥棗之鄉’稱號,為全縣紅棗産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將進一步提振全縣上下發展紅棗産業的信心。”吳堡縣委書記楊政&&,吳堡縣將與同各大中醫醫院、中藥制藥機構以及保健品加工企業進行原棗供應合作,培育紅棗深加工銷售企業,開發一批適口性好、營養保健的紅棗産品,打造紅棗高端産業,促進“紅棗+”多業態融合,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紅棗産業創新發展,讓老百姓從中受益。

       據了解,吳堡現有棗園20萬畝,農民人均約2.7畝,主要樹種有木棗、牙棗、團棗等,年産鮮棗3萬多噸。紅棗成為當地群眾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紅棗樹被群眾譽為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2020年12月,吳堡紅棗地理標誌認證通過省農業廳專家鑒評,被納入2020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名産品名錄。(楊喜龍)

+1
【糾錯】 責任編輯: 楊喜龍
陜西省吳堡縣獲“中國藥棗之鄉”稱號-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