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立“家-校-社區”聯動智慧賦能防控
疫情之下,由於居家、網課等學習與生活方式變化,兒童青少年電子産品使用時長急劇增加,戶外活動時間顯著下降,近視率出現較大反彈。為保障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緩解居高不下的近視問題,依託“第五輪公共衞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聯合多家單位共同實施“兒童青少年近視智慧精準綜合干預示範模式創建項目”,應用新興智能技術,建立“家-校-社區”聯動兒童青少年近視智慧精準綜合干預示範模式和可推廣複製的標準化方案,讓近視防控更精準、高效、科學。
項目形成兒童青少年用眼環境、用眼行為、近視篩查和分類管理、分級轉復診、適宜防治技術等科學、規範、滿足實踐需要的近視防控標準體系,培養一批標準化人才,創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標準化品牌,形成特色鮮明、高質高效的近視防控“上海模式”和“上海方案”,結合對口指導閩、桂、寧等適宜技術試點工作,形成兼具可行性、科學性、靈活性的可複製推廣的近視防控樣板模式。
智慧干預,讓近視防控更精準高效
項目採用智能化手段,配備智能腕錶實時監測記錄戶外活動時間,開發“閃閃明眸”微信小程序,與智能監測設備鏈結實現用眼行為數據的監測、反饋、提醒、干預和激勵。同時,發布個性化的護眼家庭作業及戶外活動興趣課程,鼓勵孩子參加各種形式的戶外活動,並結合護眼任務等情況進行積分管理與獎品激勵,從而提高兒童青少年的自主健康管理意識。
此外,項目持續推進人工智能篩查設備的研發和應用,在國內首創基於智能篩查設備的自動化篩查模式——明眸校園智慧篩查模式,包括自主檢查視力表、無人檢測驗光儀、眼軸生物測量儀等“E”拉寶工具包,可實現1分鐘內由學生自行完成的,不需要眼科專業人員參與的全套兒童屈光檔案篩查,大大提高建檔效率和質量。
標準引領,讓近視防控更科學
項目牽頭制訂的《中小學生屈光不正篩查規範》國家衞生行業標準(WS/T 663-2020),被國家衞生和教育部門採納為近視調查方案,向全國31省市推廣。作為共同起草單位,參與起草的國家衞生健康委《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和《傳染病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指南》(WS/T773-2020)的制定,為指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提供有效參考。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項目還組織專家編創國內首套《非接觸眼保健操》,不僅能避免因手部接觸眼睛造成的感染風險,也能舒緩眼部壓力,減輕視覺疲勞,目前已推廣應用至上海各中小學校。
通過實施“家-校-社區”聯動的近視綜合干預試點,依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形成可複製推廣的近視精準干預示範模式,培養數支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過硬的近視防控隊伍,有效改善試點單位近視相關行為和環境,促進降低近視發病率。經過多年努力,2021年上海市6-18歲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首次逆轉30年來上升勢態,下降了1.2個百分點。同時,項目共創建示範學校/幼兒園196所,設立AI賦能眼健康管理社區56家。
該項目進一步探索近視防控適宜技術和模式,創新近視防控宣教理念和方式,成為促進近視防控關口前移和閉環管理的重要嘗試,相關經驗和成果有望向全市乃至全國推廣。(劉軼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