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平安,改革發展基石,民生福祉所繫。
2023年,西寧市城西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部署及市委平安西寧建設“十大專項行動”要求,以平安西區建設“1+10”專項行動為抓手,統籌發展和安全,擔當實幹、克難奮進,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推動平安西區建設邁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
強部署,耕好平安西區建設“責任田”
城西區堅持做優“責任、考核、督導”三大體系,構建大平安格局。嚴格執行黨政“一把手”責任制,建立平安建設“雙月調度、季度評估、半年測評”等機制,定期組織召開部署會、推進會,明確深化平安西區“1+10”工作思路,全力攻堅提升推動各成員單位平安建設目標任務與本部門本系統業務工作一體化推進,打造責權明晰、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推行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將“建立完善派出所主防工作模式”“立體式多元化解矛盾糾紛調解新模式”等10余項平安建設工作納入自主改革事項和重點調研課題,由縣級領導領題實施、挂圖作戰、對標推進。將平安建設督導內容納入區委“大督查”工作體系,形成縣級領導帶隊督導、區級重點督導、平安辦定期調度、行業主管部門聯合檢查的督導機制,全面壓實工作責任。
重防控,夯實平安西區建設“安全堤”
在西區,平安建設讓群眾時刻擁有滿滿的安全感。從調解室裏針鋒相對到握手言和,從一場場普法宣傳活動到巡邏車隊亮起的一盞盞警燈……折射出西區在平安建設中的堅實步伐。
更有效地打擊犯罪,提高群眾安全感,是深化平安西區建設的重點。創新“點防控、線巡邏、面聯動”模式,緊扣“派出所主防、專業隊主打”實戰化發展定位,調整優化派出所警務運行模式,構建警網融合、體系作戰、齊抓共管的新格局。深化拓展“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模式,率先在全市範圍內實行派出所所長任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機制,探索建立“五四薪火”聯防機制,“平安商戶包夾聯防”守護機制,深化“店店聯防、鄰里守望”工作模式,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健全。開展打擊整治黃賭毒違法犯罪、防範打擊“兩搶一盜”、打擊電信詐騙等40余項專項行動,保持對“盜搶騙”“黃賭毒”等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違法犯罪活動的嚴打態勢。抓實抓細安全生産,積極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健全完善社會安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衞生等應急預案,對道路交通、建築施工、城鎮燃氣、危險化學品、文化旅游、消防等11個重點行業領域開展拉網式“安全體檢”,安全生産事故數、傷亡數實現“雙下降”。
嚴法治,增添平安西區建設“新活力”
2023年,城西區始終緊扣高質量發展大局,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組建“城西區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團”,為民營企業開展精準優質的“法治體檢”服務。推行“法院+金融”模式,充分發揮“訴前調解+司法確認”金融糾紛化解模式優勢作用,強化訴源治理工作,高效便捷公正化解金融糾紛。成立全省首家打擊保險詐騙違法犯罪中心,形成“五位一體”聯動打擊保險犯罪長效機制,破獲全省首例保險詐騙案,為促進保險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探索“甘霖工程2.0版”等模式,持續開展惠企利民和網格化金融服務,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新增市場主體7208家。優化執法司法權力配置,推進法院審級職能定位改革,健全完善檢察一體化運行機制。
優治理,激活平安西區建設“雙引擎”
2023年,城西區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把社會治理重心放在基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提高基層治理效能,營造了和諧有序的社會氛圍。聚焦網格化服務管理提檔升級,成立區級網格化服務管理辦公室,探索網格化事項准入機制。構建“鎮(街道)—村(社區)—網格—樓棟—戶”網格化工作體系,健全完善“網格+警格”“網格+安全生産”“網格+反詐”等多元“網格+”工作模式,全力打造一體化網格服務管理新模式。社會治理的“硬功夫”還體現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等方方面面。城西區積極探索源頭防範、資源整合、高效聯動的工作模式,制定《城西區關於推進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實施立體式多元化矛盾調解新模式工作方案》,推動區、鎮(街道)兩級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實戰化建設,開發矛盾上報“110”系統、創新智慧調解方式,以“三級調解”提升工作質效,以信息化手段優化調解服務,讓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力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