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一碗麵”,解鎖高質量發展新密碼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青海拉麵,是一碗麵的故事。這一碗拉麵,拉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讓“拉麵經濟”成為青海重要的勞務輸出品牌,年産值上百億元。站在青海拉麵産業提檔升級的關鍵發展期,該如何歷久彌新,實現二次起跳?本網專訪了青海省海東市地方品牌産業培育促進局局長陳建宏。

精彩觀點
1
新華網

海東市被譽為“拉麵之鄉”,目前,海東市拉麵産業發展現狀如何?

海東市被譽為“拉麵之鄉”,目前,海東市拉麵産業發展現狀如何?
2
陳建宏

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東市第一批“拉麵人”為了擺脫貧困走出大山,到東部沿海城市開起了拉麵館,用一碗青海拉麵改變了命運,創造了“拉麵經濟”的奇蹟。

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東市第一批“拉麵人”為了擺脫貧困走出大山,到東部沿海城市開起了拉麵館,用一碗青海拉麵改變了命運,創造了“拉麵經濟”的奇蹟。
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東市第一批“拉麵人”為了擺脫貧困走出大山,到東部沿海城市開起了拉麵館,用一碗青海拉麵改變了命運,創造了“拉麵經濟”的奇蹟。

如今,青海拉麵已成為人們認識西北、了解青海的一張“金色名片”。海東是名副其實的“拉麵之鄉”,拉麵歷史悠久、拉麵從業人數眾多、拉麵店分佈廣。截至2022年底,海東籍群眾開辦拉麵店總數2.77萬家,拉麵從業人數16.6萬人,遍佈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為重點的280多個大中城市和馬來西亞、日本等17個國家(地區),拉麵産業經營性收入130多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近49億元。

青海拉麵産業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全國麵粉、牛肉、香辛料等行業種植養殖及其生産加工、房屋出租、物流配送、裝飾裝潢、拉麵機械設備等多個産業的積極健康發展,成為拉麵及其關聯産業從業者收入的重要來源。

1
新華網

近年來,青海拉麵已成為百姓的“致富面”“團結面”“幸福面”“小康面”。海東市做了哪些相關工作,讓拉麵經濟成為實現各民族和睦和順、共同繁榮發展的“助推器”?

近年來,青海拉麵已成為百姓的“致富面”“團結面”“幸福面”“小康面”。海東市做了哪些相關工作,讓拉麵經濟成為實現各民族和睦和順、共同繁榮發展的“助推器”?
2
陳建宏

青海拉麵的發展實踐證明,拉麵經濟不僅僅是一個餐飲品類的發展成長,也是廣大各族人民群眾勤勞開拓、全社會共同關心幫助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是實現各民族和睦和順、共同繁榮的“助推器”。

青海拉麵的發展實踐證明,拉麵經濟不僅僅是一個餐飲品類的發展成長,也是廣大各族人民群眾勤勞開拓、全社會共同關心幫助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是實現各民族和睦和順、共同繁榮的“助推器”。
青海拉麵的發展實踐證明,拉麵經濟不僅僅是一個餐飲品類的發展成長,也是廣大各族人民群眾勤勞開拓、全社會共同關心幫助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是實現各民族和睦和順、共同繁榮的“助推器”。

積極助力拉麵産業發展,也有着深刻的時代內涵、社會意義和市場價值。海東市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省市縣相繼&&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制定了《海東市“十四五”拉麵産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海東市專門成立市縣兩級品牌産業促進局,扶持發展壯大拉麵産業,建設拉麵數字化總部基地,成立海東拉麵産業聯盟,建立“帶薪在崗實訓+創業”模式,從推動拉麵升級擴面、培育拉麵品牌、抓好技能培訓、建立健全服務體系、加大資金支持、開展宣傳推介等方面明確拉麵産業發展方向,為拉麵産業助推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二是加強交流交融。海東市與28個省市縣(區)簽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跨區域服務管理協作協議》,建立兩地共同管理、共同服務拉麵從業者協調機制。在全國各地建立22個流動黨支部,119個拉麵駐外辦事處和勞務服務站,派駐專職工作人員,提供證照辦理、子女入學、社保繳納等服務,保障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了青海拉麵産業在當地蓬勃發展。同時也支持和鼓勵拉麵企業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無錫等大中城市組建拉麵商會、協會,加強交流、激發動力。

三是加大服務保障。在政務服務、金融信貸、用工社保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為符合條件的1877戶拉麵創業者發放首次創業補貼897.1萬元,為3245名拉麵人發放“帶薪在崗+實訓”補貼3542.4萬元,為龍頭企業、品牌示範店發放獎補資金525萬元,引導金融機構發放支持拉麵經營擔保貸款6.06億元,惠及拉麵經營戶1000余家。

青海拉麵産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就經濟層面來説,區域發展與全國市場的經濟&&日趨緊密;就政治層面來説,區域治理成效顯著、社會面貌煥然一新;就社會層面來説,各民族跨區域交往交流交融持續深化;就主體層面來説,拉麵人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日益趨向現代化。

1
新華網

在拉麵産業規範化、品牌化建設方面,海東市如何發揮産業優勢、精準發力,全面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和美譽度?

在拉麵産業規範化、品牌化建設方面,海東市如何發揮産業優勢、精準發力,全面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和美譽度?
2
陳建宏

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農牧民增收為目標,以全産業鏈培育為主線,深入挖掘拉麵産業文化內涵,加快政策扶持、資源整合、體系建設、品牌培育,不斷推進青海拉麵産業標準化、規模化、産業化、品牌化,推動青海拉麵産業健康有序發展。

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農牧民增收為目標,以全産業鏈培育為主線,深入挖掘拉麵産業文化內涵,加快政策扶持、資源整合、體系建設、品牌培育,不斷推進青海拉麵産業標準化、規模化、産業化、品牌化,推動青海拉麵産業健康有序發展。
我們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農牧民增收為目標,以全産業鏈培育為主線,深入挖掘拉麵産業文化內涵,加快政策扶持、資源整合、體系建設、品牌培育,不斷推進青海拉麵産業標準化、規模化、産業化、品牌化,推動青海拉麵産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是促進産業與時俱進。組建青海河湟拉麵産業運營公司,與阿里巴巴、華為、聯通共同推動青海拉麵産業數字化平台項目建設,通過打造青海拉麵數字化平台、海東拉麵産業聯盟和總部基地三大載體,構建面向全國的拉麵産業鏈供應鏈體系,提升拉麵産業盈利能力和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二是深化品牌戰略。大力培育青海拉麵品牌示範店,支持企業註冊商標,突出品牌效應,截至目前,海東籍拉麵企業共計註冊商標97件,龍頭企業5家,培育品牌示範店95家、知名品牌店787家。“化隆牛肉麵”“撒拉人家”兩個龍頭品牌體系持續壯大,“本穆”“高原姑娘”“四千年喇家”“大美西北”等一大批青海拉麵品牌名氣在省內外打響。

我們正大力推進“青海拉麵”這一區域公用品牌的推廣和建設,“青海拉麵”更是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進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後期將持續在基礎設施、品牌營銷、金融服務、教育培訓、監管授權等五個方面加大探索發展力度,使“青海拉麵”區域公用品牌日臻成熟。

1
新華網

站在青海拉麵産業提檔升級的關鍵路口,海東市如何借助移動互聯網發力,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條,加快青海拉麵商業模式變革創新?

站在青海拉麵産業提檔升級的關鍵路口,海東市如何借助移動互聯網發力,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條,加快青海拉麵商業模式變革創新?
2
陳建宏

我們依託現有拉麵産業大數據平台,探索創新機制和模式,推進數據採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應用等環節協同發展。

我們依託現有拉麵産業大數據平台,探索創新機制和模式,推進數據採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應用等環節協同發展。
我們依託現有拉麵産業大數據平台,探索創新機制和模式,推進數據採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應用等環節協同發展。

積極引導拉麵産業經營主體進入數字平台,推動拉麵産業數字平台資源共建共享,為青海拉麵産業全産業鏈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海東市已經初步建成青海拉麵産業數字化展廳,192家企業進駐網上商城,1350家門店數據接入平台。

同時,建設以河湟新區為核心,化隆、循化等各縣區産業園為支撐的拉麵産業總部基地,吸引佰客基、艾麥爾、本穆、駝鈴、西北樓等25家從事速食麵、湯料研發生産、倉儲物流、中央大廚房等産業鏈各環節企業入駐,通過拉麵門店經營、超市、中央廚房、網上商城、東西部協作等渠道,讓産品在全國鋪貨銷售。

陳建宏
海東市地方品牌産業培育促進局局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