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完善制度機制。湟源縣民政局立足全縣實際,堅持規劃引領,制定《湟源縣“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按照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制定《湟源縣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並印發《湟源縣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明確了20項基本養老服務項目及內容;先後印發《湟源縣深化城鄉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推進“愛老幸福食堂”建設實施方案》《湟源縣農村老年之家運營管理辦法》等指導文件,推動養老服務發展有規可依、有據可循,為全縣養老服務工作厘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逐步建立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
保障水平持續提升。持續加大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十四五”以來,累計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2189萬元,省市級資金210萬元,縣級資金90萬元,落實湟源縣老年養護院、日月居家養老服務網絡、老年之家等養老服務建設項目,支持養老服務設施規範化、標準化建設;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面向困難老年人和80歲以上社會老年人提供專業化、市場化服務,滿足老年人就餐、就醫等日常照護需求;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養老,打造寺寨鄉、日月鄉農牧區老人代養服務點,為周邊有需求的61名困難失能老人提供短期托養服務;培育和扶持社會組織運營養老服務機構1家,日間照料中心8家,老年之家7家,探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承接農村老年之家新途徑;簽訂《醫養簽約合作協議書》,提高醫療機構與養老服務的簽約服務質量,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目前,養老機構均與相應醫療服務機構簽訂了服務協議。
不斷創新服務模式。以“政府補貼+村集體經濟補助+社會組織捐助”方式創新實施“養老新家園”計劃,整合資金10萬元於和平佳苑易地搬遷安置區建成首個“老年怡心園”,逐步形成了湟源特色農村養老新模式;綜合分析全縣“一老一小”工作實際,創新實施“壹桌”服務計劃,建設“大手牽小手”小餐桌試點2個,提升老人和兒童服務保障水平;堅持“以點帶線”,高標準打造城鄉養老示範點,以“建家、強家、暖家”為目標,採取第三方承接社會化運營,“以政府補一點、村集體經濟掏一點、社會組織捐一點”自行運營等多種方式運營農村老年之家65個。
普惠程度明顯提高。2023年投入498萬元開展居家養老服務,通過“線上點單”為服務對象提供助潔、助醫、助急等6大類23項居家養老服務,截至目前累計服務1.1萬餘人次,實現足不出戶享受服務;投資185萬元建設家庭養老照護床位50張、購置護理型養老床位180張、實施農村老年家庭適老化改造試點140戶,採取適老化保障、智能化監測、專業化看護“三合一”入戶服務,實現老年人信息化呼叫求助和個性化需求上門的“一站式”服務;規範運營“互聯網+養老”智能養老服務平台,開通為老服務熱線,健全養老服務信息庫,建立評估檔案,規範老年人居家服務點單、派單、監督、回訪信息化管理,實現政府、市場、老人的信息互聯互通;強化老年人福利保障,連續7年平均每年投入近70萬元,在全市率先落實60歲以上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購買全覆蓋,精準落實高齡津貼制度,每年為7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近1200萬元。
湟源縣民政局將繼續錨定民政發展目標,強化體系建設,夯實要素基礎,加大改革創新,在保穩定、優服務、促長效上聚合力,使老年人均能獲得方便可及、城鄉均衡、優質共享的基本養老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