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集形式美與情理美、語言美與意境美、音樂美與色彩美於一身,具有不可估量的美育功能與教化功能。對中華古詩文的閱讀鑒賞,一方面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創造精神。因此,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閱讀鑒賞能力,是語文教學賦予語文教師的神聖職責和刻不容緩的任務。湟源縣為進一步提升義務教育階段骨幹語文教師古詩文閱讀鑒賞及教學能力,如期在湟源縣一中舉行第二期古詩文吟誦教師培訓,全縣義務教育階段語文骨幹教師及教研員共計53人參加了培訓。

此次培訓中,青海師範大學納秀艷教授帶領大家追溯中華古詩文吟誦的歷史淵源,將漢樂府和新樂府詩歌進行對比分析,歸納了古典詩歌的基本特徵:詩樂合一。從樂是詩詞的質素、詩詞要押韻、詩詞的節奏、漢字的聲調、選韻、用韻、選音六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納教授以古詩文經典《詩經》《古詩十九首》《燕歌行》《宋書.謝靈運傳記》、漢樂府詩歌、唐詩宋詞名篇等為範本,以邊講邊吟邊練的方式把老師們帶入了吟誦的藝術殿堂,讓在場老師感受到吟誦的魅力與古樸濃厚的文化意蘊。
培訓中,參訓老師躍躍欲試,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老師們紛紛&&,這次培訓為大家開啟了一次嶄新的學習之旅,進一步認識學習了古詩文吟誦,為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開展吟誦活動,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傳承,提高廣大師生的藝術素養而努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