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青海拉麵嗎?這湯的鮮味大老遠就能聞見。”“這大冷天誰能抵擋得住一碗熱乎乎的拉麵啊!老闆,可以品嘗嗎?”……9月23日,在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青海(河湟)第八屆農産品展交會(以下簡稱“農展會”)上,來自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的拉麵師傅們早早在拉麵演示品鑒區攤位上架好了鍋、準備好了面,攤位前擠滿了客商和工作人員。
拉麵、下面、撈麵、舀湯,半把蒜苗,再澆上幾勺辣子油,不到5分鐘,一碗熱氣騰騰的化隆拉麵就端到了客人面前。
“青海拉麵尤以麵條‘光滑筋道’而聞名全國,為了讓面吃起來口感更加爽滑筋道,從和面、揉面、拉麵,再到煮麵,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考驗拉麵師傅的功底。”在廣州市谷爾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馬玉貴的介紹下,一個普通的麵糰在拉麵師傅的手中經過反復揉搓、拉抻,回折再拉抻,上下抖動幾次,慢慢由粗變細就成了一根根柔韌綿長、粗細均勻的麵條。
“這是我們第四次參加農展會,這次我帶了6個員工為大家現場展示拉麵技藝,希望借助農展會這個&&,能為我們化隆拉麵代言,提升知名度。”馬玉貴説道。
而在另一處攤位上,37歲的冶文祥正在現場展示苦學多年的拉麵穿針技術。冶文祥先將和好的麵糰揉了又揉,接着開始溜面,剛開始還“不太聽話”的麵糰在他手裏慢慢變得光滑有彈性。十幾分鐘後,冶文祥緊接着在案板上撒上幹麵粉,將有捍麵杖一樣粗的面棒也撒上幹麵粉反復地拉抻,逐漸“捍麵杖”變成了“頭髮絲”,拉麵在他的撥弄下一根根細細地飄起,絲絲分明。隨後冶文祥便在眾人的注視下,將細如髮絲的拉麵一根接一根穿入繡花針孔,一番精巧的操作引得現場圍觀的眾人發出陣陣喝彩聲。
記者了解到,此次農展會,包括廣州市谷爾真拉麵、溫州市生成拉麵、青海面工匠拉麵等著名拉麵品牌在內,共有10家店30餘人參加。
如今,青海拉麵已成為人們認識西北、了解青海的一張“金色名片”,而海東市的拉麵歷史之悠久、拉麵從業人數之眾多、拉麵店分佈之廣,“拉麵之鄉”可謂實至名歸。
截至2022年年底,海東籍群眾開辦拉麵店總數2.77萬家,拉麵從業人數16.6萬人,遍佈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為重點的280多個大中城市和馬來西亞、日本等17個國家(地區),拉麵産業經營性收入達130多億元,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近49億元,拉麵已然成為百姓的“致富面”“團結面”“幸福面”“小康面”。(記者 韓世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