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今年以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民政局以“監管效能提升年”活動為抓手,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對標對表、科學謀劃,抓好“四個聚力”,切實把基本民生底線兜起來、基層社會治理強起來、基本社會服務優起來,充分發揮民政工作在社會救助中兜底性作用,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彩。
聚力守牢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強化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功能,着力落實分層分類救助體系,更大力度增進困難群眾民生福祉。2023年1-8月,保障全縣農村低保對象667戶1232人(其中脫貧戶87戶153人,發放資金378.61萬元;城鎮低保對象178戶250人,發放資金159.42萬元;特困供養103戶105人,發放資金141.48萬元;孤兒8人發放資金7.46萬元;事實無人撫養36人,發放資金32.87萬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991人,發放資金78.64萬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603人,發放資金38.62萬元,實施臨時救助377戶1088人,發放資金315.88萬元)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兜盡兜。
聚力推進鄉村建設落實落細。結合民政部門職能,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2022年—2023年,實施都蘭縣夏日哈鎮查查村互助幸福院建設項目、香日德鎮香源村互助幸福院消防水池水泵房建設項目,為都蘭縣易地搬遷小區實施都蘭縣移風易俗大廳建設項目(察蘇鎮上莊小區、農科所和沙珠玉小區、香日德鎮得勝小區、香加鄉達雅爾小區),進一步助推鄉村移風易俗治理工作。
聚力提升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水平。一是着力解決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內容空乏、制定不規範、實施流於形式等問題。截至目前,全縣106個村委會更新完善村規民約,提交轄區司法所完成合法性、規範性審查75個,31個正在審查中;二是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印發《關於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着力破除十種陋習,積極倡導八種新風。指導全縣106個村建立紅白理事會,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明確了各村的婚喪禮俗倡導性標準,引導群眾不攀比、不跟風;三是開展“平安細胞”創建工作,在2022年已創建並達標命名19個村8個社區的基礎上,持續開展創建平安村建設活動。
聚力引導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深入開展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大力培育發展服務鄉村振興的社會組織,持續優化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支持機制。加快推動“五社聯動”,匯聚各類慈善力量,共同助力鄉村振興。今年根據《省民政廳關於社會組織數據質量管理情況的通報》的要求,為推進都蘭縣社會組織管理信息化建設,優化社會組織網上辦事服務,防範化解社會組織風險,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對全縣社會組織管理系統中的15家社會組織存在空缺信息數據的下發了告知函,要求對空缺信息進行補充完善,為社會組織創造環境寬鬆、公平發展的社會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