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近年來,西寧市湟源縣和平鄉始終堅持“自治為目的,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基礎”的治理體系,結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三年行動”工作,通過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力量、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蓄力為群眾辦實事等措施,不斷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凝聚治理合力,提高治理效能。
優化班子力量,強擔當促發展。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在支部。堅持擴渠道與提能力相結合,及時開展關懷激勵,既解決村幹部力量不足的問題,又讓村幹部安心幹事。一是拓寬來源渠道。以村“兩委”換屆選舉為契機,堅持從為鄉村振興事業選人的高度出發,選拔黨性強、致富能力強、黨群公認度高的幹部,堅決用好動態調整機制,及時勸退履職不力的村幹部。截至目前,動態調整村幹部6名,倒逼村幹部從嚴從實幹事創業,積極參與基層治理。二是提升能力水平。持續抓好村幹部素質提升工程,動員新任村“兩委”班子成員中符合報讀大中專的成員積極報讀大中專能力提升班,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班、黨員冬春訓、夜讀班等方式常態化開展培訓,進一步提升村“兩委”成員業務能力。三是開展激勵關懷。落實好鄉鎮領導包村工作機制,堅持定期到村指導開展工作,及時開展談心談話,消除思想束縛,支持大膽開展工作,提振幹事創業的信心。建立慰問關懷制度,每年元旦、春節、“七一”等節日,對家庭困難的村幹部和離任村幹部進行走訪慰問,切實增強村幹部的歸屬感。
整頓軟弱渙散,抓質量提成效。和平鄉在全面摸排掌握情況後結合相關文件精神,經黨委會討論研究決定將上拉霧&村確定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鄉黨委高度重視,嚴謹部署、確定整頓措施,明確整頓目標。一是民主補選書記。通過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入戶調研走訪、開展談心談話等多種方式,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研究黨支部補選書記候選人。二是強化教育培訓。對村“兩委”成員及新補選的書記進行專題培訓,重點學習黨章黨規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業務知識等,增強村“兩委”成員的服務意識,提升黨員尊崇黨章黨規、敬畏黨章黨規和遵守黨章黨規的思想自覺,提高村幹部綜合素質能力。三是加強監督管理。發揮村級監委會作用,強化監督職責。嚴肅查處村“兩委”成員不正確履職問題。鄉紀委對已經“打了招呼不聽勸”“提醒過了不肯改”的村“兩委”成員,堅決不留情面,對其不履職擔當、推諉扯皮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倒逼其擔當作為。
為群眾辦實事,增力量暖人心。一是組建“黨支部+網格長+黨員”的工作隊伍,按照“應排盡排”的原則,重點排查群眾房前屋後易燃物堆積、加油(汽)站、鐵路周邊、自建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把安全隱患問題解決在初始。二是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石榴籽家園”為依託,加強黨群共建,構建“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格局,標繪網格20個,配備網格員210人,積極參與破除封建迷信、高價彩禮、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的宣傳教育,對村內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等群體進行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三是深化“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活動,動員黨員幹部下沉基層,聯合黨小組長、網格員,一同入戶走訪,與群眾聊天,了解民意,對矛盾糾紛做到早排查、早發現、早化解。讓有困難、有問題的群眾及時了解有關政策法規,消除疑慮。對問題棘手、情況複雜的,及時上報,協調村幹部和鄉領導幹部及時就地妥善處理,共建秩序良好的“平安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