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頻道 國社@青海 本網原創 要聞 人事 廉政 政務 富媒體 光影青海
新聞

【壯麗70年·闊步新征程】青海海南:於深山峽谷間創綠色能源價值

2023-05-18 10:49:39 | 來源: 青海日報

  拉西瓦水電站——這座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境內,目前黃河流域單機容量最大、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截至今年3月底,已連續長周期安全運行紀錄5072天,多年平均發電量102.23億千瓦時。

  3月30日,記者一行翻山越嶺,前往探訪這顆點綴在黃河之上的燦爛“明珠”。

圖片

  一路上,高峽平湖,波瀾不驚,汽車沿山間公路蜿蜒而行20多公里後,只見,峽谷中,拉西瓦水電站巍峨聳立,滔滔黃河水被攔截於此,一湖澄碧映青山,蔚為壯觀。

  當地的藏族群眾告訴我們,拉西瓦藏語的意思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由於拉西瓦兩邊是特別高大的峽谷,因此受地勢阻擋,拉西瓦這裡很難看到太陽。

  據説拉西瓦水電站建設時期,還沒有通隧道,進現場必須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拉脊山(藏語中的意思是鷹飛不過去的地方),尤其是冬天積雪深達四十多厘米,出行困難重重。

圖片

  此時,我們不禁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對水電建設者不畏艱險、技藝精湛、勇於奉獻的報國情懷,肅然起敬。

  從“無日之谷”到“水電明珠”,如何化腐朽為神奇,將劣勢轉化成優勢?

  狹窄的河谷和巨大的落差為儲蓄水能、建造水電樞紐創造了絕佳條件,由此,一座宏偉的水電工程矗立其中,黃河上游因為有了這一“超級工程”,荒涼寂靜變得草長鶯飛、水草豐美;人跡罕至變得區域富庶、人丁興旺;缺少光照變得水輪歡唱、“光明”四方……

  能源工程:水輪歡唱輸送澎湃綠電

  站在電站大壩上觀望,只見峽谷兩岸峭壁對峙,挺拔險峻,斷面呈“V”字型。奔騰的黃河水從大壩中間飛流而下,噴涌而出的水柱相互激蕩,涌起一股股水汽,猶如青煙瀰漫,環繞壩前,展示着現代水利設施的壯觀。

  據介紹,拉西瓦水電站是黃河上游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的第二個梯級電站,於2009年投産運營;2010年8月首批5&機組投産發電;2021年12月28日,拉西瓦水電站4號機組正式投産發電,至此,拉西瓦水電站420萬千瓦全容量投産。

圖片

  走進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拉西瓦發電分公司的中控室,只見工作人員們正各司其職、屏息凝神緊盯實時傳輸的監控大屏,他們一絲不茍地監控水輪機組的運行狀況。

  巨量清潔水電,是怎樣從發電廠進入百姓家?採訪中,工作人員形象地描述着:“電如同一位旅行者,從水電站發出,沿着條條車道寬度不一的‘電力公路’,經過座座如驛站般的變電站、換流站,最後到達千家萬戶。”

  據分公司副總經理代建欣介紹,拉西瓦水電站建設期間,正值全國嚴重缺電時期,尤其經濟發展增速較快的東部地區,多數省份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都出現不同程度拉閘限電。實施“西電東送”迫在眉睫。

  國家“十一五”規劃將黃河上游水電開發作為重要發展戰略,拉西瓦水電站成為當時全國重點建設項目。

  也正因如此,作為西北電網750千伏網架的重要支撐電源、國家“西電東送”北通道的骨幹電源點,拉西瓦水電站主要承擔西北電網的調峰和事故備用,對助力國家清潔能源大基地建設,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

  “為配合‘青豫直流’工程風光電間歇性電源運行,平抑風光電發電出力變幅,我們對新投運的4號機組轉輪進行了重新設計,以適應全負荷範圍穩定運行、空載長時間運行工況要求,有力保障特高壓外送通道的安全穩定運行。”中控室值班長李華軍介紹。

  截至今年2月底,拉西瓦水電站累計發電量1470.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4573.5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11470.68萬噸。

  從這裡發出的每一度電,都在為青海高原綠色發展增色。“我們將確保安全生産,將高原優質清潔能源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原地區。”李華軍説。

  科技工程:智能+創新鑄就大國匠心

  水電站建成的背後,凝聚着建設者們在關鍵技術領域的突破創新。

  記者在廠房的水輪機層看到,一台智能巡檢機器人正自由地在各種設備間來回穿梭,自動巡檢設備的安全狀態。

  “這個智能巡檢機器人可幫了我們大忙!”謝永生&&,目前拉西瓦水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能夠監視電站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和實時參數。

圖片

  水電站巡視工作是保障電站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只有水電站機電設備持續、穩定、安全運行,才能持續不斷輸送清潔的綠色電能,為青海省打造清潔能源産業高地助力。因此,作為後期的運行單位,這是分公司所需承擔的責任。

  謝永生説:“將智能化應用於水電站,是近年來我們工作中所努力的方向。我們於2022年完成了《水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研究及應用》科研項目。該項目通過應用智能巡檢機器人和智能巡檢平台,用機器巡檢代替傳統人工巡檢,這有效節約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企業安全管控能力和水平,有效保障了設備可靠性,為推動設備智能化維護、建設智慧水電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按照‘實時監測、實時分析、智能預警,故障推送’的思路,持續推進電站智能化建設。”

  代建欣還告訴記者,除了推進智能化電站以外,為了更好地保障設備安全性能,分公司也在開展機構抗磨損技術研究以及解決推力軸承甩油方面作了許多突破與探索,不斷攻克一項項挑戰與難題。

  “由於電站主要承擔了西北電網的調頻任務,為了提高頻率調節精度,為電網貢獻高質量電能,每台機組每天調頻約2500次,導致水輪機導水機構磨損加速,對機組安全運行造成較大影響。因此,電站開展機構抗磨損技術研究攻堅,進行了導水機構關鍵設備改造,提升了機組運行可靠性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電站服務電網的能力。”代建欣説。

  另外,針對大型立式機組存在的推力軸承甩油難題,分公司在新投的4號機前期設計中,對推力油槽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4號機投入運行後,通過驗證取得良好效果,後期將此技術充分應用到其他機組中,徹底解決了設備機組推力軸承甩油難題。

  通過“智能+創新”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分公司精益求精、勇攀科技高峰的工匠精神。

  精品工程:凝聚合力打造産業高地

  如今,拉西瓦水電站庫區綠樹環繞,碧水奔流,呈現出一幅塞上江南之景。

  值得一提的是,拉西瓦水電站的興建,一方面創造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黃河南岸植被的覆蓋率與綠地面積,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

  代建欣告訴記者,為努力實現水電開發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建站以來,拉西瓦水電站同步建設多項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在站區河道沿岸開展生態環境提升綠植種植工程,種植各類樹木近9000棵,種植草坪2000多平方米,完成伊黑龍溝渣場灌草種植6.81萬平方米。

  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兩岸邊坡綠植繁茂,站區頻現大天鵝、鸊鷉等越冬水鳥,站區水域生態保護效果顯著。

  看著澄碧清澈的黃河水以及在水面浪漫起舞的水鳥,黃河公司新聞中心主任唐婧感慨萬千:“伴隨着黃河的驚濤駭浪,黃河水電人削山鑿石、開洞築壩,征服了無數艱難險阻,越過了無數急流險灘,克服了黃河上游地質複雜、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等實際困難,創造了我國水電建設史上多項新紀錄,建成了一批精品水電工程。”

  除了拉西瓦水電站,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公司還建設了諸如公伯峽、積石峽等一大批水電站,同時也在加快羊曲水電站建設與海南州共和(多隆)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

  羊曲水電站項目,大壩填築如火如荼,電站的引水系統、廠房工程、溢洪道及泄洪洞工程也正在緊張施工。

  海南州共和(多隆)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是青海省目前規劃建設的最大抽水蓄能項目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點工程。該項目能夠有效保障流域梯級水電站安全運行和帶動水風光儲一體化大基地建設,同時可極大提升青海電網的調峰調頻能力和降低新能源棄電率,進一步保障西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如今,一個個如火如荼即將上馬的項目,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雄偉電站,都在訴説黃河公司將主動融入和服務青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大水電支柱産業,做強水風光儲一體化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於黃河母親懷抱中樹百年利民工程,於深山峽谷間創綠色能源價值。今年,我們將立足全省經濟大局,加速推進項目建設,規劃建設龍羊峽、茨哈峽等大型清潔能源調控樞紐;建設海南、海西兩個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大基地以及‘青豫直流’特高壓配套電源等一批技術全球領先的精品工程,為加快青海省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産業高地以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 黃河公司規劃發展部主任李洪川説道。

  莫道黃河東逝水,峽谷長留無字碑。在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産業高地,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黃河水電人接續奮鬥的腳步將如黃河之水,永不停息……(記者:欒雨嘉 王菲菲 宋明慧 吳佔雲

[責任編輯: 卡婭梅朵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2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