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消息:西寧市湟源縣錨定教育高質量發展目標,緊緊圍繞《湟源縣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23—2025年)》,借力東西部教育協作,用足用活優質教育資源,全力推動湟源教育高質量發展。
深化兩地交流交融,拓寬教育協作路徑。今年以來,教育系統49名教師分赴南京秦淮區、六合區,深入各學段學校學習先進思想、辦學理念、管理經驗、治教方法、校園文化建設、教師發展路徑和學生綜合素養提升途徑與方法。兩地學校開展“一對一”協作交流活動,湟源縣城關一小與六合區小學成功牽手結對、與南京夫子廟小學以“同伴圈”為載體持續深化交流,湟源縣高級中學與六合區實驗高中、南京市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縣職業技術學校與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南京金陵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達成“資金支持、項目協作、人才交流”合作意向,為提升湟源縣各級各類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水平奠定堅實基礎。
建立學習培訓機制,拓展師資培訓路徑。依託南京優質資源、先進理念和優良方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以教師跟崗學習、南京曉莊學院“體驗式+沉浸式”培訓模式,增強教師培訓“造血”功能。夫子廟小學19位名師與湟源縣城關一小29名教師結成“一對一”“一對多”幫扶對子,以點帶面輻射延展至全縣各學校(園),有效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各學校(園)通過完善管理、考評機制,轉變教師觀念,挖掘教師潛能,促進教師觀念向教育行為轉變,使教師在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基礎上,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
重構教學新型樣態,探究教育教研路徑。以“雙減”為核心,以教學活動為契機,對照國家新課程改革標準,依託東西部教育協作平台,探索總結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特徵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重構教學新樣態,持續提升課堂效率。運用“教、學、研”一體化的研修模式,在強化教研隊伍、創新教研模式、促進教研成果向實踐應用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提升教師教研能力與教學效果。從師資培訓、校園文化品味提升、學生發展等方面入手,強化辦學特色,打造豐富多彩、激揚生命的第二課堂“快樂大本營”。積極開展師生籃球賽、足球賽、學生運動會等活動,讓學生在知行合一中學會生活與生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借鑒融合考察經驗,探尋學校發展路徑。各學校(園)汲取南京各學校(園)規劃建設經驗,集思廣益謀劃學校發展思路,制定短期及中長期發展規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引領全縣各學校科學發展。各學校(園)着力在校(園)長理念更新轉變、教師素養全方面提升、學前教育發展聯盟、新高考綜合改革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潤心教育”為辦學方向,積極探索各學段教學路徑,形成學前教育縣域發展聯盟,實現基礎教育從“知識本位”轉軌到“核心素養”發展,高中教育向特色化多樣化發展,全面提升教育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