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portrait

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重點 加快建設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台灣 圖片視頻娛樂時尚 體育 汽車科技食品
精彩觀點
1
新華網

趙曉東書記您好,聽完此次寧夏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您對報告中的內容有哪些感受?

2
趙曉東

聽完張雨浦主席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我感到十分振奮人心。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我們圓滿地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實現了80.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9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1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長16.3%,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進入全國前列。

這樣的成績令人備受鼓舞。尤其寧夏還獲批全國首個全域鄉村治理示範創建省區,新建美麗城鎮、美麗村莊達到458個,如今的美麗新寧夏更加靚麗。

報告中提出,2023年,寧夏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尤其提出要突出加強産業振興。為此,2023年我們將緊緊圍繞自治區“六特”産業,優先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産業發展,強化産業幫扶促增收,通過産業帶動鼓足農民的“錢袋子”。同時更加主動加強閩寧協作,把消費幫扶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高校科技、人才和品牌優勢,密切加強與中央幫扶單位銜接,組織新一輪項目對接活動。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部署要求,紮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脫貧群眾穩定增收長效機制,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突出解決好移民産業、就業和社會融入三件事,支持紅寺堡區創建全國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範區,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紮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取得實質性進展,用心用情用力譜寫好寧夏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三部曲”。

1
新華網

請問趙曉東書記,2022年,寧夏鄉村振興局在助推寧夏高質量發展中,取得了哪些成績,産生了哪些先進經驗?

2
趙曉東

2022年,我們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安排部署,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重點,以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反饋問題整改落實為抓手,抓重點補短板,抓統籌促提升,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對標看齊抓落實。制定&&建設鄉村全面振興樣板區實施意見、打造塞上鄉村樂園實施方案等文件,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安排部署落地生根、見行見效。對標國家各項銜接政策,配套完善14個方面120個政策文件,構建起了符合實際、務實管用的“1+N”政策銜接體系。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考核和效能目標管理考核,依託寧夏大學、寧夏社科院、寧夏農科院組建鄉村振興研究評估專家團隊,常態化開展跟蹤調研、專項評估、政策研究,確保工作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

二是堅持從嚴從實,多措並舉抓整改。統籌國家考核評估反饋問題與中辦督查、國務院大督查、自治區後評估、審計監督檢查、自治區領導調研發現問題,梳理5個方面14類57個問題,制定108條整改措施,實施清單化管理,開展全覆蓋督導。目前,反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並將長期堅持,完成了全區22個縣(市、區)自治區後評估,鹽池縣、隆德縣掛牌督辦摘牌驗收按程序報中央農辦、國家鄉村振興局備案。

三是強化監測幫扶,鞏固成果防返貧。緊盯“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核心指標開展動態清零,今年投入8.7億元資助困難家庭學生45.2萬人次,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住院醫療費報銷比例分別為74.8%、76.6%,實施低收入群體危房和抗震宜居農房改造4858戶,新增危房實現動態清零,全區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8.8%,自來水普及率達96.5%,城鄉供水保障能力持續提升。

四是緊盯産業就業強化幫扶增收強化産業幫扶促增收,大力發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灘羊、冷涼蔬菜“六特”産業,健全聯農帶農富農機制,優先保障到人到戶項目資金需求,2022年中央和自治區銜接資金用於産業佔比60.4%,到人到戶項目資金15.6億元、佔比33.2%。加強就業幫扶促增收,全區脫貧人口、監測幫扶對象務工就業30.23萬人,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123.4%,務工收入佔脫貧群眾收入近60%;幫扶車間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2.01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3.7萬個,安置就業4萬人,增長22%;大力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全區雨露計劃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實施技能提升行動,培訓脫貧勞動力1.32萬人次,完成任務計劃的165%。

五是緊盯重點區域,集中支持促發展。堅持把促進脫貧縣加快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編制自治區和9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方案,精準謀劃實施補短板促發展項目1350個,完成投資134億元。統籌整合資源要素,下達9個重點縣中央和自治區銜接資金34.8億元,佔比73.5%;紮實推進“富民貸”試點,5個國家重點幫扶縣累計發放7516戶、5.98億元;從福建和區內選派91名優秀校長和教師,幫助每個重點縣辦好1所普通高中、1所職業高中,選派99名醫療專家和75名科技特派團下沉重點縣;建設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74個,招聘特崗教師192名,招募“三支一扶”人員2179名。

六是圍繞移民致富,持續發力促提升。實施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制定自治區移民致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一區十鎮百村”示範工作實施方案,緊盯産業、就業、社會融入3件事,聚焦12個重點縣、261個千人以上重點移民村(社區),落實投資39.2億元,組織實施産業培育、就業幫扶、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等項目2986個,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鄉村治理專項行動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排查整改,真正讓移民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七是加大社會幫扶,深化拓展聚合力。強化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創新幫扶舉措,推進定點幫扶由“輸血”向“造血”深化、由“一域”向“全域”深化、由“單向”向“雙向”深化,投入資金1.68億元,實施基礎設施、特色産業、教育培訓、社會事業等項目107個,採購和幫助銷售當地農特産品3.17億元。全力推進駐村幫扶工作,向1963個村選派幹部4586名,壓實駐村幫扶責任,各幫扶單位共投入幫扶資金16.7億元,實施項目2399個,受益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46萬人。

強化要素管理,夯實基礎強保障。強化資金管理,2022年共投入財政銜接資金、地方債資金、中央彩票公益金和閩寧資金66.47億元。優化小額信貸政策,今年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42.96億元,支持7.08萬戶發展生産,貸款覆蓋率55%,居全國第一。強化扶貧項目資産管理,全區黨的十八大以來納入統計管理範圍的扶貧項目資産原值433.23億元,確權率達99.87%,並全部完成移交。

趙曉東

寧夏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

局長

01007031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