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技術、智庫:首都高校助力“一帶一路”教育發展

2017年05月12日 17:36:30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魏夢佳、孫琪)“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在即。記者從北京各大高校了解到,近年來,各高校持續加強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才培養、技術合作及智庫建設,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寶貴的人才支撐。“一帶一路”正為區域教育的開放、交流和融合帶來契機。

  教育支援助人才培養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留學生、22歲的彼得來自羅馬尼亞,在中國的5年裏,他從中文拼音學起,如今,他説一口流利的漢語,因成績優異獲得來華留學生獎學金,現在正攻讀該校的工商管理碩士。

  “我感恩北京、感恩中國,這裏的一切使我的生活變得特別美好。”立志成為一名企業家的彼得説,他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實施,羅馬尼亞和中國的交流合作將更加緊密,而自己也將從中獲得發展機遇。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在華外國留學人員數量已達44萬多名,中國已成為亞洲重要留學目的國。在中國政府獎學金支援下,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走進首都高校,而各校也加大對這些國家留學生的招生和培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目前有來自全球的3200多名留學生,其中包括來自“一帶一路”沿線50個國家的1300多人。

  北京理工大學留學中心主任汪瑩介紹,近年來學校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戰略和人才需求,重點加強了工程類全英文授課專業課程,涵蓋了機械、資訊、化工領域特色優勢專業。目前學校留學生總數近2000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人數佔到70%以上,部分學生還獲得了北京市“一帶一路”專項獎學金。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在讀留學生中有80%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僅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在讀和已畢業的學歷留學生就超過1000名。這些學生畢業後多工作在所在國油田一線,為當地油氣工業發展作出貢獻。

  技術支援助當地發展

  在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優秀人才的同時,各高校的科研成果、先進的管理與技術也為這些國家發展注入動能。

  “無人駕駛”地鐵——燕房線即將于今年底開通運營,這項無人駕駛技術正是源于北京交通大學自主研發的軌道交通運作控制係統CBTC。去年底,這項技術中標越南輕軌工程項目。預計明年3月,全長約13公里的河內高架輕軌線路的13列電客車將全部應用來自中國高校的科研成果。

  而在印尼、俄羅斯等國,我國具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也即將應用于當地的高鐵項目。這種無砟軌道成為目前國內高鐵及我國高鐵“走出去”主要採用的版型。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高亮教授所帶領的團隊正是此項技術理論支撐的重要成員,他們提出了滿足復雜環境條件的無砟軌道空間精細化設計理論,並成功指導了此類型無砟軌道路結構的研發。

  “許多東南亞國家都有修建高鐵、鐵路線的現實需求,有的國家甚至沒有鐵路專業,作為高校我們可以提供技術與咨詢服務,還可以通過聯合培養人才或直接培訓項目人員,幫助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作用。”高亮説。

  近年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攜手石油石化企業,將油氣地質與勘探、鑽井和集輸等方面的多項重大技術創新成果應用于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油氣勘探開發和油氣集輸中,有力支援了當地能源行業的發展。

  針對中國-烏茲別克斯坦輸氣管道輸氣損耗問題,該校研發了“輸氣管道分析與控制技術”,建立天然氣管道計量和管輸損耗的計算方法,提出中烏天然氣管道管輸損耗定位及管輸損耗率的控制措施,保障了中烏天然氣管道的安全高效運作,輸氣損耗下降0.08%,每年創造經濟效益達5000萬元。

  智力支援助民心相通

  為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各高校還開展國別和區域研究,加強對沿線國家經濟、政治、教育、文化等各方面了解,為民心相通提供智力支援。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學校建立了全球投資環境研究群、國家信用風險研究群、亞洲經濟一體化與自貿區研究群等一批智庫,産生了一批高水準成果。今年起,還計劃成立14個區域和國別研究中心,其中包括4所“一帶一路”國家的研究中心。

  而“一帶一路”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也將在該校成立。其最大亮點是構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數據、法律制度數據、風險評估數據、基礎設施、投融資評估數據及PPP項目數據等,為企業合作提供資訊與咨詢服務。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在加大培養“一帶一路”非通用語人才的同時,也成立了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經濟、旅遊、文化、貿易等領域內的一批重大課題和研究成果為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決策參考和資訊服務。

  此外,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等高校還與俄羅斯、寮國、波蘭、蒙古、印度、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加強合作,在人才聯合培養、教師學術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積極探索。

  “一帶一路”從古代絲綢之路走來,今天又從北京再出發。首都高校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援與技術動力,正通過“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交匯互通,共贏發展,煥發出新的光彩。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陳俊松 薛濤 ]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03112096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