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瑞士年輕人熱衷當“學徒”

2017年01月08日 21:10:2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日內瓦1月8日電 隨筆:瑞士年輕人熱衷當“學徒”

  新華社記者 聶曉陽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觀念,認為越是發達的國家,大學教育的普及率就越高。但世界最發達國家之一的瑞士並不是這種情況。

  根據瑞士官方發布的數字,高達70%到80%的瑞士年輕人其實並不選擇進入大學,而是在初中畢業後即進入職業教育,每周3至4天在企業當“學徒”,其余1天到2天在職業學校學習。

  這種獨特的職業教育既培養“藍領”,也培養“白領”,涉及的專業門類有300多種。只要是應用型職業,都屬于職業教育范疇。在瑞士,很多著名媒體的記者、編輯以及很多公司的電子工程師和經營管理人員都出自職業教育,很多銀行高層管理者乃至老板也都是商業學徒出身。

  據考證,“學徒制”最早起源于重視“手藝人”傳統的德國,但在瑞士發展得最為充分。瑞士多山,歷史上交通不便、資源匱乏,産品要有競爭力就必須具有過硬的品質,這就對勞動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在全社會形成了對職業教育的需求。  瑞士普通高中並不免費,職業教育卻是完全免費的,由此可看出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

  瑞士學徒制的關鍵,是企業和行業協會與職業學校的緊密結合。在瑞士,大部分學生在初中畢業之後選擇職業教育,這意味著他們會在好奇心最重的年紀去探索個人的興趣和挖掘自己的潛質。同時,提供職業教育的並不是學校,而是一些比較優質的企業或行業協會。

  企業為學生培訓提供場所、設施和崗位,提供學習培訓經費並向學徒支付一定的薪金。同時,企業和各種職業、專業和行業協會一起決定職業培訓內容,並接受政府委託協助組織職業資格考試。

  在整個學徒期間,學生們可以深入了解企業的運作規律,並通過師徒相授的模式把一些制造業的秘密完整地傳承下來。而企業之所以願意提供學徒崗位並支付費用,一方面是因為可以吸納年輕人的創意,熟知新一代員工特點,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把自己的企業文化傳播開來,取得社會認同感。

  凡能提供學徒崗位的企業,都會被認為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企業。

  瑞士沒有專門的聯邦教育部,但其職業教育的成功之處在于能夠充分動員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因為企業最知道自己的需要。可以説,瑞士職業教育的成功奠定了瑞士制造的堅實基礎,這就好比巴西的足球、美國的籃球以及中國的乒乓球一樣,之所以能夠不斷地涌現人才,就是因為有龐大的社會基礎。

  同時,這種教育模式也帶來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瑞士青年的失業率僅為3%左右,為全歐洲最低。

  有關專家認為,瑞士的職業教育沒有背離企業需要,也沒有以升學考試為導向,整個社會長期存在著重視和尊重職業教育的濃厚氛圍,這不但為瑞士制造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成為瑞士在國家和社會治理方面值得其他國家學習的一個突出亮點。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01112026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