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阿爾斯通關廠風波背後的“法國病”

2016年09月14日 11:53:2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巴黎9月14日電阿爾斯通關廠風波背後的“法國病”

  新華社記者韓冰

  法國鐵路設備制造商阿爾斯通日前宣布,由于缺乏訂單,該企業被迫關停在法國境內的重要生産基地貝爾福,可能造成數百人失業。消息傳出後,在法國政界引發軒然大波。法國總理瓦爾斯直斥這一做法“不可接受”,總統奧朗德在總統府召開緊急會議商討解決方案。

  表面看來,法國政府似乎對民生重視到極點,為保住民眾的就業崗位,政府的反應迅如疾風。然而經過連日來媒體的深入曝光,人們發現這不過是又一場政治利益驅動下的表演而已。透視這一政治秀,“法國病”令人警醒。

  病態之一,長于浮誇表演,拙于實幹興邦。

  阿爾斯通公布關停決定後,法國政府一方面力責阿爾斯通,一方面又立刻宣布多項緊急舉措,聲稱“要採取一切辦法讓貝爾福長期維持下去”。看上去,責任全在企業,政府才是好人。

  然而實際上,據法新社、《費加羅報》等法國主流媒體報道,自去年夏天起,就有多名地方議員就貝爾福面臨的窘境向政府示警。今年3月至9月,多位議員給奧朗德三次致信,卻始終沒有收到有實際價值的回應。

  法國多家媒體還指出,法國政府目前掌握著阿爾斯通董事會20%的投票權,法國經濟部門和阿爾斯通聯繫密切,對于阿爾斯通的決定,法國政府事先怎麼會毫不知情?

  如此看來,貝爾福的關停,法國政府難辭其咎。事發前疏于作為,事發時又矯飾形象,這樣的表演實在不大漂亮。

  病態之二,為選票急于一時,損長遠哪管其他。

  貝爾福對于阿爾斯通雖然重要,但這次關停實則是企業主動實施資源配置的手段,既不會對企業傷筋動骨,帶來的就業流失也可以慢慢消化。但法國政府此次著急上火,甚至將緊急會議開到總統府,這是為何?

  對此,法國輿論看得很清楚。法國政治分析家貝爾蒂耶·巴亞爾刊文説,政界的這場歇斯底里,根子還在政治上。

  法國2017年總統大選還有大約8個月就要舉行,在選戰即將打響的關鍵時刻,數百個就業崗位面臨流失,有可能會嚴重影響執政的法國左翼黨的選情。為了數月後的大選選票,法國政府自然要拼命救火。

  從公布的資訊看,法國政府拯救貝爾福的主要藥方,就是施壓法國國家鐵路公司等企業,讓他們趕緊提供採購訂單。有了訂單,生産線就可以開工,貝爾福自然得救。

  可法國輿論指出,這樣的問題在于,法國國家鐵路公司等企業可能並無實際採購需要,且一些企業本身已債務纏身,施壓他們強下訂單,不啻于拆東墻補西墻,問題不僅未根本解決,反而有可能引發新的問題。

  巴亞爾也指出,解決貝爾福問題的長遠之道,在于貝爾福基底本身的轉型改造,以及法國鐵路市場改革重振需求,這些措施才是法國政府應該真正著力之處。然而,選戰在即,法國政界看來是很難靜下心來,扎扎實實解決問題了。

  不過,放眼西方世界,為了選票“作秀”是通病,法國並不是特例。

【糾錯】 [責任編輯: 王子暉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956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