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評論:脫歐不失是英國的一個新機遇

2016年07月06日 16:20:57 來源: 中國日報

2016年6月23日將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英國和歐洲的關係在這一天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而英國和世界的關係也可能同樣如此。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在英國跑新聞時,寫過一係列有關英國與歐盟關係的報道。這些報道大多講述的是布魯塞爾強制施行的法規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了何種麻煩。比如,一位商人因拒絕以公制計量商品而遭起訴。

也許這件事本身並沒有多嚴重,但是像這樣的案例具有更廣泛的影響,因為他們開創了這樣一個先例:歐洲委員會所制定的法規要比英國議會通過的法律更具權威。這個問題牽涉到了主權,事關究竟是誰真正有權力決定管理英國人民日常生活的法律法規。

這也是脫歐公投的核心所在。無論大家是在爭論移民、貿易政策還是其他問題,公投説到底是為了解決法律的問題:英國實施的法律應該由英國人民選出來的議員決定,還是應該由未經選舉的外部機構決定。

我認為這是民主的基石。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認為歐盟的成員資格是一個錯誤,我很高興英國人在6月23號糾正了這個錯誤。有人説,英國正在自我孤立。我並不讚同這種狹隘的觀點。

脫歐意味著英國擁有更廣闊的空間,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與其他任何國家自行建立貿易和政治合作。

身為英國人和歐洲人,我感到非常自豪,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忠于任何超國家組織。

歐洲絕不僅僅是指歐盟。歐洲有一千多年歷史,而歐盟只存在近六十年。

“歐洲”並不止于歐盟東部的波蘭與白俄羅斯的交界處。歐洲還包括許多其他國家,比如俄羅斯、塞爾維亞、冰島和挪威。

那些認為6月23日的公投結果意味著英國自此離開“歐洲”的説法有力地證明了“留歐派”的封閉思維。

那麼,歐洲自由貿易聯盟(1973年以前英國是成員國之一)等組織,由主權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不會強制施行違反成員國決定的命令呢?

脫歐為英國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以探索全新的、更加靈活的與歐洲夥伴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合作機制。

但是我驚訝地發現,這個結果也激發了很多人的怨恨之情。類似于“喝著啤酒的鄉巴佬”的侮辱不僅帶有攻擊性,而且對眾多的英國人來説都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

過去,每當英國面臨巨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時,英國人都會把差異和怨恨放在一邊,為了國家利益,團結在國家領袖周圍共度時艱。

我希望英國人那種理性成熟和準則能夠在今日之英國重現。

這是當務之急。

關于作者:

伊恩·莫裏森(Ian Morrison),中國日報作者。

【糾錯】 [責任編輯: 華夏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212129121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