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奧巴馬訪沙特歐洲 一路要説多少"對不起"

2016年04月19日 16:42:3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19日電 距離任期結束還有9個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準備開啟他的第一場閉幕外交之旅。21日,奧巴馬將從美國啟程,開始對沙特、英國、德國進行訪問,總共為期6天。

  奧巴馬大力倡導“亞太再平衡”,強調美國的戰略重心轉向亞洲,而不是留在中東、歐洲,這引起了不少美國在這些地區盟友的不滿。近日,奧巴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一些盟友是在搭美國的“便車”,此番言論更是深深傷了其他小夥伴的心。

  《華盛頓時報》稱奧巴馬此訪是一次“道歉之旅”,奧巴馬怎麼“對不起”沙特、英國和德國了,他這一路要説多少聲“對不起”?

  【沙特:目光放至下任美國總統】

  外媒報道,奧巴馬將於21日在利雅得會見沙特國王薩勒曼,22日會見其他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國家的領導人,共同商討打擊“伊斯蘭國”、敘利亞局勢、也門局勢等問題。

  分析指出,奧巴馬此訪將更重於“止損”,而不是“敘舊”。

  2015年1月27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沙特國王薩勒曼(右)在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左)交談。 新華社發

  儘管本次訪問已經是奧巴馬作為美國總統第3次訪問沙特,但美沙關係近年來一直較為緊張。早在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期間,他就將沙特稱為“所謂的盟友”。上&以後,奧巴馬不斷強調美國的戰略重心將重返亞太,而不是留在中東,引起了沙特等海灣國家的不滿。近來由於在伊核、敘利亞局勢等問題上的意見分歧,兩國更是越走越遠。

  去年奧巴馬曾召集海灣國家領導人在戴維營舉行峰會,但包括沙特在內的4國因不滿美國中東政策而未派元首出席,這被外界解讀為沙特等海灣國家是在含蓄地表達對美國的不滿。

   圖為2015年5月14日,在美國華盛頓郊外總統度假地戴維營,美國總統奧巴馬(中)與海合會成員國領導人舉行會談。(新華社/美聯)

  今年以來,就沙特是否要在“9·11”恐襲事件中承擔責任一事更是引得兩國關係走向僵化。就在奧巴馬即將訪問沙特之際,沙特阿拉伯發出警告,如果美國國會通過相關法案允許“9·11”事件受害者親屬起訴沙特政府,沙特將拋售所持的數千億美元資産。

  法新社指出,奧巴馬訪問沙特的一項重要目的就是“修補與盟友之間日益破損的關係”。美國國務卿克裏此前就曾提議,由海合會和北約共同向也門提供價值1.39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

  但對於美方的“套近乎”,沙特等海灣國家似乎並不是很感興趣。正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東問題專家佩裏·坎馬克指出的那樣,“海灣國家領導人真正關心的是下一屆美國政府會是什麼樣子。很明顯,如今這位美國總統所實行的政策並沒有讓海灣地區領導人滿意。”

  【歐洲:自家已經一團亂】

  結束了沙特的行程,奧巴馬還將訪問英國和德國。4月22日,奧巴馬將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溫莎宮共進午餐,慶祝伊麗莎白二世的90歲生日;在德國,奧巴馬還將參觀漢諾威工業博覽會。

  美國白宮官員上周&&,奧巴馬訪問英、德期間將向歐洲傳遞要“團結一致”的信息。美方此前也已作出表態。美防長卡特3月出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説,美國2016財年在歐洲防務方面的預算計劃增至34億美元,保證美軍能在北約盟國長時間保持三個作戰旅的兵力。

   3月1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防部長卡特(中)就軍費預算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前作證。 新華社記者 鮑丹丹 攝

  但《紐約時報》指出,從奧巴馬此前的所作所為來看,現在想要把跨大西洋的美歐國家聯合起來並不容易。

  此前奧巴馬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説,北約在利比亞開展的空襲行動中,英法等國只是“搭順風車”,主要的軍事負擔都由美國承擔。歐洲政客和媒體對於奧巴馬的此番言論十分不滿。

  另一方面,英、德兩國在自身國內事務上也面臨着很大壓力。英國首相卡梅倫正在為即將於6月舉行的“脫歐”全民公投而焦頭爛額。德國喜劇演員伯默爾曼上月朗誦了一首語言污穢的詩,指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事後埃爾多安對這名演員提起訴訟。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同意了埃爾多安的立案調查要求,引起了德國民眾極大的情緒反彈。

   4月15日,“留歐”陣營的支持者身穿寫有“留在歐盟英國更強大”字樣的T恤,在英國曼徹斯特商學院等待參加集會。 新華社/路透

  儘管奧巴馬想要拉近與歐洲國家的關係,但對於他國內政奧巴馬也不便指手畫腳。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傑明·羅茲説,作為一個朋友,奧巴馬希望英國能夠在留在歐洲,但作為美國總統,他將會十分明確地&&,這是由英國民眾自己決定的一件事。而對於德國喜劇演員一事,美國白宮至今尚未作出表態。(記者朱瑞卿,編輯王豐豐,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糾錯】 [責任編輯: 雷東瑞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75128910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