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日本九州島為啥進入“振動模式”

2016年04月16日 19:32:57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16日電 日本九州島熊本縣14日發生6.5級地震後,大規模余震不斷,16日淩晨再次發生7.3級地震。日本氣象廳改稱16日的地震才是主震,14日起的連續地震只是前震。本次地震是橫向錯動斷層型淺源地震。

  日本氣象廳解釋稱,14日以來的地震源于內陸正下方的活斷層的橫向錯位移動,由于震源深度只有約10公里,因此地表晃動特別強烈。

  根據震源深度,地震可被分為三種類型。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為淺源地震,淺源地震發生頻率最高,佔地震總數70%以上,是地震災害的主要制造者。震源深度在70公里至300公里之間的地震為中源地震,超過300公里的地震為深源地震。同樣震級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同,對地面造成的破壞程度也不一樣。通常情況下,震源越淺,破壞性越大。

  和2011年日本大地震那樣的板塊間地震不同,此次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一樣都屬于直下型地震。日本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分析發現,本次7.3級地震晃動的加速度是阪神大地震的約2倍,顯示出此次地震對地表造成了巨大破壞。

  根據地震晃動的加速度,日本將地震分為0至7共10級,名為震度,最高震度為7。截至16日淩晨,震度1以上的余震共有213次,其中震度7的有1次,震度6強有3次,震度6弱有2次,震度5強和震度5弱各有一次。日本氣象廳認為,今後一周內還有發生震度6弱余震的可能性

  目前震源附近的阿蘇火山發生了小規模的噴發。日本氣象廳正密切監視火山活動,但還不清楚火山噴發和此次地震的關係。

  日本地處全球最活躍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上。這裏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記者華義,編輯王申,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糾錯】 [責任編輯: 余申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8901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