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走近,才能走進

2016年04月02日 22:12:03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4月2日電 想聽“中國故事”嗎?如果你的拉美朋友這麼説,千萬別着急去搬小板凳,人家的潛&詞是——“千萬別信”。

  這其實是一句拉美俚語。於拉美人而言,中國實在太陌生、太遙遠,以致於用“中國故事”來形容那些難以想象的、無法判斷真偽的事情。

  這個沿用了上百年的俚語道出了中國和拉美對彼此認知的極度缺乏。儘管進入21世紀以來,隨着經貿領域的井噴式發展,中拉之間的往來日益頻繁,但民眾之間依然缺乏相互了解、民間互動較少。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活動在北京拉開帷幕。來自十幾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演出團隊為北京觀眾奉獻了一場具有濃郁拉美風情的藝術盛宴。

  來自秘魯的藝術家們帶來了一段精彩的“剪刀舞”。這是源自古老印加文明的一種“功夫舞蹈”,舞者手握剪刀狀的金屬片作為道具和樂器,在音樂聲中兩兩斗舞,不時地耍出一些高難度的雜技動作,以戰勝對手。↓

  頭戴經典墨西哥寬沿草帽的藝術家們則為觀眾演奏了一段瑪麗亞奇民間音樂。這個被奉為墨西哥國粹的表演形式源自鄉鎮,因其歡快的音樂、華麗的服飾而風靡全國,成為墨西哥國內各種儀式和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助興節目。↓

  此外,來自阿根廷和烏拉圭的探戈舞、來自巴西的音樂劇、來自烏拉圭的芭蕾舞、來自古巴的現代舞一次次將開幕式推向高潮。↓

  “中拉文化交流年”是2014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拉美時提出倡議的。

  按計劃,在為期一年的時間裏,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近30個國家將在“中拉文化交流年”的框架下,以“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演出、展覽、論壇、電影展映、圖書節等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通過文明互鑒增進中拉友誼。↓

  相較以往“華藝新顏”“歡樂春節”“拉美藝術季”“加勒比音樂節”等在中拉兩地開展並已形成固定品牌的文化交流活動,“中拉文化交流年”的活動主題更加突出,更加注重高雅藝術與大眾娛樂的有機結合。↓

  中國對外演出公司副總經理秦文煥指出,項目的交流並不是“中拉文化交流年”策劃的全部內容。“除了既定項目外,面向民眾、走進百姓的交流活動會貫穿文化年的始終。”↓

  為此,中演公司還別出心裁地組織了兩場拉美舞蹈團進社區活動,不僅讓沒有機會前去開幕式觀看演出的社區百姓近距離領略了熱情的加勒比舞蹈,同時也讓遠道而來的拉美藝術家們體驗了一次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朝陽區三里屯街道,哥倫比亞激情加勒比歌舞團與“訓練有素”的廣場舞大媽們來了一場現場PK,不分勝負不説,還“嫁接”出加勒比扇子舞,將柔軟飄逸的中國傳統綢扇與歡快動感的加勒比舞步混搭,引來陣陣喝彩。↓

  另一廂,古巴李斯特·阿方索舞蹈團走進延慶延慶區康莊鎮,為當地村鎮居民送去了精彩表演,並與中國學生切磋武藝。古巴藝術家們還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當地村民的剪紙、書法、繪畫藝術作品,並向村民請教如何寫書法、做剪紙。↓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依託“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平台,中拉人民必會越走越近,不斷加深了解、互學互鑒,最終推動兩大文明從“走近”到“走進”,夯實雙邊關係的民意基礎。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我們還將持續關注文化年的各類活動,及時為您呈現精彩的文化盛宴。

  (記者趙暉,編輯陳璐,圖片由中演公司提供,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糾錯】 [責任編輯: 雷東瑞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75128859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