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巴黎協定》成功通過 中國扮演重要角色

2016年03月28日 06:52:16 來源: 中國青年報

  “自從卸任聯合國氣候峰會主席以來,今天是我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個人的觀點。”3月27日,法國憲法委員會主席、2015年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主席洛朗·法比尤斯在南開大學演講時説。

  2015年12月12日,195個國家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了《巴黎協定》,這是國際社會在氣候問題上多年“博弈”後産生的全球氣候變化新協議,是歷史上第一個關於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協定。法比尤斯説,它顯然也是21世紀伊始簽署的“最重要的國際協定”,中國在此次氣候峰會的成功舉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我相信,在與氣候變化的鬥爭中,在爭取更加環境友好的世界的過程中,中國仍將扮演重要角色。”

  27日,法比尤斯成為南開大學歷史上第10位名譽博士學位獲得者。在南開發表的演講中,他透露了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不少幕後故事。

  “經常會有人問我大會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在這一點上,中法關係是關鍵。”法比尤斯&&,“我這麼説,並不是因為我站在中國人面前,而是因為這是事實,這一事實為大會的成功作出了貢獻。”

  法比尤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在大會召開一個月前通過的《中法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是決定性的因素。巴黎大會上的關鍵問題都已經寫入了這份聲明,包括氣溫上升不超過2攝氏度的目標,“適應”全球變暖和“緩和”全球變暖被賦予同等程度的重要性,每5年一次的評估計劃,對最貧困和最容易遭受不利影響的國家提供財政資助,所有這些關鍵問題都已涵蓋在內。

  法比尤斯至今記得2013年11月的華沙會議上,法國被推選為氣候大會主辦方時,代表們紛紛向他走來,説着同樣的話:“法比尤斯先生,祝你好運!”

  “當時,我沒有完全意識到這句話的含義,但是幾個月後,我開始懂得了。”他説,因為任務十分複雜,要讓195個國家達成一致,每一方都有不同的情況和地位,形勢非常複雜。不同國家和大陸應承擔的全球碳排放份額不同,這種複雜的形勢也是每年各方會談沒有取得顯著成果的原因。

  據法比尤斯介紹,與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不同,巴黎大會召開之前盡可能早地匯總各方觀點,特別是通過在法國進行的一系列非正式部長級會談,中國、美國和歐盟經常參與。前期有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只有部分決定留在為期兩周的大會上討論。

  他認為,促使峰會取得最後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邀請各國政府首腦參加開幕式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參加閉幕式。法比尤斯説,過去元首們經常最後才露面,只能看到談判破裂的結局而無可奈何。而巴黎大會開幕當天就有150多個國家的首腦出席。這是有史以來在同一地方、同一時間討論同一問題而聚集最多的國家首腦,賦予整個大會“關鍵性的開端”。

  據法比尤斯回憶,大會期間,他們曾連續幾天不眠不休,讓留待討論的問題數量一個個減少。談判接近尾聲時,他分別與中國、美國代表進行了專門討論之後,提交了最終的文件。“甚至到文件通過的最後一分鐘,我們都在説服那些不情願的國家。我們在會前幾個月裏通過堅持不懈而獲得的信心,尤其是中法之間的信任,是成功締約的關鍵。”

  在法比尤斯看來,全球變暖使全人類在與時間賽跑,“我們這一代人是完全意識到威脅的第一代,也是能夠採取有效行動予以反擊的最後一代”。巴黎大會是一個轉折點:世界各國從此決定低碳生活,為碳平衡而努力。“在這個對人類存亡生死攸關的轉型階段,2015《巴黎協定》是我們邁出的重要一步,因為它確立了一套立志高遠、為全世界接受的原則。但是,將它付諸實施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巴黎協定》的落實必須如它的談判一樣成功,我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

  他&&,中國在為大會取得成功作的準備工作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未來也將至關重要。考慮到中國的人口規模和發展水平,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在中國“十三五”規劃的眾多目標當中,明確要走綠色發展道路。“我知道,中國政府面對這些問題的決心有多大。我相信,中國會一如既往地堅持氣候保護和可持續性發展。”法比尤斯説。

  本報天津3月27日電

【糾錯】 [責任編輯: 余申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8838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