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德國聯邦情報局再陷“監聽門”

2016年03月02日 07:01:43 來源: 人民日報

  德國《明鏡》周刊近日披露,德國聯邦情報局對盟友的竊聽行為“顯然沒有絲毫限制”。《明鏡》周刊從政府相關渠道獲得的資訊顯示,為竊取歐盟外交政策情報,在凱瑟琳·阿什頓2009年擔任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後,德國聯邦情報局一直在監視其電話和郵件,直到2013年秋季才終止這一行動。德國新聞電視臺表示,若消息屬實,這將是一起嚴重的外交事件,會使德國和歐盟之間産生不信任,德國在歐盟的主導地位也將受到衝擊。此外,多位歐洲國家領導人和美國國務卿克裏也在竊聽名單上。

  德國聯邦情報局去年10月就曾被曝出監聽盟友醜聞,歐盟委員會、法國等盟國駐德大使館以及歐洲航空防務及航太集團、歐洲直升機公司等都在德國的“監聽名單”中。奧地利內政部去年甚至就德國監聽事件提出了司法指控。

  德國“每日新聞”網站2月24日披露,盡管德國聯邦情報局是一個對外情報部門,但在其“懷疑即偵查”的宗旨下,德國本國公民也未能逃離監聽。報道批評稱,這是公然“忽視公民基本權利保護”的行為。據悉,2月中旬,德國聯邦情報局將一份機密文件交送至被稱為“G10”的秘密會議在聯邦議院分設的辦公室,文件主要內容涉及對德國公民的監聽。德國聯邦情報局監聽本國公民的行為已長達10多年,這一行為由德國總理府辦公室授權,依據“職能部門理論”的規定,只要德國公民為外國機構工作,且不在談論私人事務,其通話及郵件就可以被監聽。

  2013年美國“棱鏡門”事件後,德國聯邦情報局的竊聽行為逐漸浮出水面。去年5月,德國聯邦情報局被曝一直秘密幫助美國國家安全局實施在歐洲的監聽行動,甚至出于自身利益監聽歐盟委員會和美國政府目標。德國綠黨政治家康斯坦丁·馮·諾茨諷刺地説:“德國聯邦情報局連美國國家安全局這樣‘密切的合作夥伴’都要監控和刺探。”

  在遭到一係列指責後,為監督和管控情報部門,德國政府不得不做出相應改革。“每日新聞”網站2月27日的消息稱,現任聯邦情報局副局長吉多·穆勒將擔任聯邦議院秘密情報機構監督小組負責人,主持對德國情報機構監管的各項改革。另外還將成立3個特別小組,以便聯邦議院能夠更加緊密和持續地對德國各情報機構進行管理。具體的改革措施,包括對聯邦議會控制委員會和聯邦情報局的規章制度改革,都將在未來幾周內遞交聯邦議院審議。(馮雪珺)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小雨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6128767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