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美國“松綁”伊朗幕後的三大玄機

2016年01月18日 09:03:4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18日電 美國和歐盟16日宣布,根據伊核問題全面協議,解除對伊朗相關經濟制裁。隨之而來的,是伊朗總統對“偉大勝利”的歡呼,是國際油市對“原油巨鱷”回歸市場的前景預判,是各方對伊朗發展的各種憧憬。

  西方解除對伊朗相關經濟制裁,看似是遵照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日程表而履行的一個步驟,但事實上,個中歷程並不平坦,也不算“純粹”。從美國一側看,至少有三處玄機暗藏其間,有前拳,有後手,有虛招,環環相扣。

  【玄機之一:高調“松綁”,低調“換人”】

  解除制裁前一刻,美伊雙方各自宣布放人。伊朗一方釋放了包括《華盛頓郵報》記者、海軍陸戰隊員、牧師等5名美國人,先前,他們分別被伊朗判處間諜罪、破壞伊朗政府罪等重罪;而美國則宣布釋放7名伊朗人,他們中一些人先前因違反制裁規定而獲刑,一些人則在候審。同時,美國還在國際刑警組織撤銷了對14名伊朗人的“紅色通緝”。

  “換人”背後,是持續數月的秘密外交。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事實上,在伊核問題會談期間,美國就打出前手,在側邊與伊朗密談“放人問題”,把“放人”與“松綁”挂鉤。去年4月,伊核框架協議達成,美國更是加速了與伊朗就“換人”方案的私下溝通。

  所以,“換人”情景的出現,緣於協議之外的“私定條款”,實屬美國在伊核談判中始終不忘的私貨。

  伊朗外長扎裏夫(右)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裏尼16日宣布,與伊朗核問題有關的經濟和金融制裁得到解除。(圖片來源:新華/法新)

   1 2 下一頁  

【糾錯】 [責任編輯: 鐘玉嵐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8638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