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沙特伊朗交惡 誰來“剎車”?

2016年01月07日 08:17:41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 沙特和伊朗中東兩個大國宣布斷交,地區再添亂象,針對局勢發展,新華社記者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楊光。

  觀點一:【戰爭打不起來】

  沙特和伊朗應該説是兩國關係緊張,外交關係出現危機。從內外兩方面看,兩國不一定會發生軍事衝突。

  從內部看,伊朗並沒有對沙特發動戰爭的想法,是伊朗燒了沙特的大使館,不可能因此自己先去打沙特。其次,伊朗經過核談判之後,它的主要精力會放在發展經濟上。而沙特方面,去年油價暴跌已經對它經濟上産生很大打擊,沙特已經開始發債,並且從海外資産抽出1000多億美元補充國內虧空。國際油價低已經成為一個新常態,並且這是新一輪油價低迷周期的起點,是沙特將長期應對的問題。

  從外部看,國際上大國都不想打,普遍是主張勸和,缺少外部支持兩國也打不起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干預能力下降,與伊朗簽署核協議之後,不希望沙特和伊朗矛盾再節外生枝。對於歐洲國家而言,中東地區造成的最大的麻煩就是難民,而難民問題有賴於伊斯蘭國問題的解決,伊斯蘭國的問題的解決又有賴於海灣大國,譬如沙特和伊朗。

  伊朗民眾集會抗議沙特司法機關處決知名什葉派教士奈米爾。(圖片來源: 新華社)

  觀點二:【矛盾停不下來】

  沙特和伊朗兩國的民族恩怨,教派恩怨很深。對於外界斡旋的實際效果,我們不能寄予過高期望。不可能指望外界能把兩國斡旋成為友好國家。但從另一方面講,兩國長期以來都處於對立,在某些問題上進行博弈,但沒有軍事衝突,所以從這方面講還是有一定斡旋空間。

  美國呼籲雙方克制,但是也就如此。聯合國派遣特使,兩頭説好話,但也不過如此。對於俄羅斯,雖然在敘利亞問題上擺出高姿態,但它在中東影響力是有限的,隨着國際石油價格下跌,俄羅斯經濟上也面臨困境。中東的一些地區組織斡旋的力量很小,比如海灣國家委員會,它的建立就是對抗伊朗的,所以不可能去斡旋伊朗,還有阿拉伯聯盟,這兩個地區組織都無法在兩國之間進行調解。

  伊朗示威者包圍沙特駐伊朗大使館,打砸使館門窗並縱火焚燒使館部分樓體。 (圖片來源:新華社/歐新中文)

  觀點三:【反恐統不起來】

  伊斯蘭國已經成為中東地區最大威脅,這一地區在打擊伊斯蘭國上的分歧很小,沙特和伊朗雖然關係緊張,對於打擊伊斯蘭國的共同目標是不會改變的。但對於形成地區打擊合力會有影響,可能會推遲合作進程。

  沙特和伊朗交惡,應該説是給中東地區增加了一點動亂。而對於中東大局不會有太大影響,中東目前的局勢是主要國家國內政治穩定,局部地區動亂,這些動亂的地區主要是敘利亞和伊拉克北方,伊斯蘭國是熱點;還有也門和利比亞兩國的衝突,但也只局限在國內,不會擴散。(記者陳丹,編輯夏文輝,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糾錯】 [責任編輯: 田穎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21286036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