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政 國際 港澳 臺灣 財經 法治 社會 紀檢 體育 科技 軍事 文娛 圖片 視頻 論壇 部落格 微博
新華網 > > 正文

通訊:因為生命無價

2015年05月07日 00:37:0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加德滿都5月6日電(記者幸培瑜)6日上午,11歲的女孩薩比娜正在清創、剃頭,做手術前的準備。她知道,嚴肅的周虎田大夫和她喜歡的年輕醫生羅涵哥哥就要為她做頭皮修復手術。羅涵告訴她,兩到三個月以後,她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了。

  及時救治的意義超過醫療本身

  4月25日地震來臨時,薩比娜和妹妹被埋在倒塌的木屋裏。5月4日晚,她被轉送到加德滿都這家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醫療救援隊開設的創傷救治中心。薩比娜的妹妹也受傷了,腳骨骨折,在位于加德滿都以東杜立克的另一支中國醫療隊得到了救治。

  營地設在尼泊爾總理府院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醫療救援隊,由主要來自成都軍區總醫院的70名醫護人員組成。在尼方要求下,這支醫療隊克服了種種困難,建成了國際醫療隊中唯一一個創傷救治中心,將野戰醫院配置提升為外傷專科醫院水準。

  “讓傷員在災後得到及時救治,才能消除‘心理災難’,讓整個社會情緒得到安撫,”外科醫生出身的中國赴尼救災指揮部副指揮長李學成説,“這裏開展的一些骨科手術,僅耗材就需要四五萬元人民幣,但生命是無價的,各方合力讓整個社會恢復正常更是無價的。”

  因地制宜提高效率

  原配置為30張病床的野戰醫院,變成了收治40名住院病人的專科診療中心,5天做了76臺手術,其中包括右股骨骨折合並左腓脛骨骨折、耗時6小時的大型手術……

  尼軍衛生部部長基肖爾·拉納説:“你們是可以做大手術的,開創了先例。”尼陸軍醫院骨科門診部主任阿米特·喬希説:“中國醫療隊是做實事的醫療隊,高效的醫療隊。”

  效率從哪裏來?

  醫療隊隊員中很多參加過黎巴嫩維和、利比裏亞抗擊埃博拉等國際行動,絕大多數參加過中國西南地區重大災情救援。

  效率還來自于因地制宜的運作方式。災後的尼泊爾什麼都缺,為了搞到病號服,醫療隊政委辛海甚至看上了超市的條紋睡衣,不過因超市庫存不足作罷,好在有中資企業的幫助,問題得以解決。

  4月27日到達時,醫療隊除了營地裝備,還攜帶了可供救治100至200名病人的耗材,其後又從國內進行了7次補給,絕大多數補給物資依然是醫療用品。對于能在本地採購的物資,在本地中資機構和志願者的幫助下,也基本得到了有效補給。

  醫生的痛與樂

  除了做創傷手術,醫療隊還每天派出醫療小組巡診。在杜巴廣場的帳篷區,崔建峰醫生遇到了雙手握力有問題的病人,問診得知病情已延續4年。崔醫生説,如果在國內,是需要做進一步診斷的,但在這裏,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只能告訴一些基礎病患者,到當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不能救治所有的傷病者,是醫生的痛。

  骨科是醫療隊最忙的科室,幾乎所有的外科大夫都會作為助手參與骨科手術,16名護士既要參與手術,又要護理病人。很多醫護人員每天要工作12小時,幾天下來,普遍腰酸腿痛。不過,76例手術全部成功,也讓他們多了快樂的話題。

  經過一個小時的手術,薩比娜被推出手術室。在她的病床旁,放著這個愛畫畫的女孩的很多作品,一幅是五星紅旗,一幅是穿著迷彩服的中國軍醫,還有一幅是陪她進手術室的醫生羅涵。

[責任編輯: 王子暉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5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