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學者蘭州研習染纈技藝:讓非遺文化走入現代生活
2017-10-29 08:44:01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學者蘭州研習染纈技藝:讓非遺文化走入現代生活

  從10月23日開始,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余名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在蘭州交通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染纈藝術研修學習,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創新。圖為蘭州交通大學教授管蘭生及其團隊展示他們通過染纈技藝制作的作品。 劉玉桃 攝

  “傳統不能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被接納,文化就不能走入現代人的生活和內心。”蘭州交通大學教授管蘭生説。

  從10月23日開始,來自全國各地的30余名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在蘭州交通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染纈藝術研修學習,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創新。

  管蘭生説,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個性化的東西。機器印染的布花色、紋路都相同,普遍而生硬,而通過傳統工藝染纈技藝印染的布,每一塊都不一樣,符合現在人們個性化審美。

  沉迷于染纈藝術研究的管蘭生,在近30年的時間裏,對中國民間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染纈文化技藝進行收集與整理,對古代繪畫、工藝品、敦煌壁畫中的染纈圖案反覆揣摩,經過長期實踐,如通過細致地捆扎,繁復地浸染,“復活”了傳統染纈的特殊技藝。

  圖為手工印染作品展示。 劉玉桃 攝

  染纈是古代絲綢印染工藝的總稱。傳統染纈以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江南地區和古絲綢之路沿線及周邊地區為主。宋代以後,古絲路上的染纈技藝因各種原因逐漸衰落,以致失傳。上世紀初,敦煌藏經洞中大量珍貴文物流失,其中多數染纈實物散逸海外。

  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管蘭生打造的以“蘭生染纈”為龍頭品牌的絲綢之路染纈藝術已經走向設計化、商業化和産業化,正在打造形式多樣的生活設計品和文化休閒體驗項目,逐步加快傳統染纈與創意設計、現代科技及時代元素的融合。

  管蘭生説,文化品牌要有厚實的歷史傳承,鮮明的地域特色,更要講究時尚性,把古代的精華吸收過來,還要把現代的元素融合進去,把文化資源變為文化産業。

  來自成都的鐘婕嘉是一名“80後”染纈研究者,她説,傳統工藝只有走入生活、融入生活,才能得以傳承,如果高高挂在殿堂之上,是無法保存的。

  鐘婕嘉認為,中國染纈技藝發展到宋代過于奢華,而使平常人家難以承受,從那時開始慢慢消失,以致後來只有偏遠的少數地區將單色染纈流傳下來,而彩色已經完全斷代。“我覺得讓傳統工藝盡可能生活化,讓它變成我們身邊能觸摸到的、感受到的物體,這樣才會長久地傳承這項技藝。”

  圖為手工印染提取色素所需的植物原料。 劉玉桃 攝

  鐘婕嘉説,此次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方法,我也找到了一些自己碰到的問題的解決辦法,比如手工印染容易掉色、色溫不穩定等問題解決方法,收獲很大。

  來自浙江的染纈研究者王河生,由于常年染布,雙手手指已變色。他説,我們要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借助科技的力量,更完美地復原古人的“智慧結晶”,同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王河生稱,這次全國專家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學習,大家掌握更多傳統技藝,也一起探討如何把傳統文化融到時尚的商品中。“古老的技藝要保存,但創新發展也是必須的。”(記者 劉玉桃 閆姣)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韓國民眾在韓國防部外和平示威
韓國民眾在韓國防部外和平示威
金婚典禮慶重陽
金婚典禮慶重陽
全國最大菊花基因庫對公眾開放
全國最大菊花基因庫對公眾開放
動物園裏迎接萬聖節
動物園裏迎接萬聖節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187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