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袁隆平等領銜的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取得係列成果

2017年01月08日 15:42:0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長沙1月8日電(記者謝櫻)袁隆平院士領銜超級雜交稻攻關取得突破,官春雲院士團隊研發出一批高含油量、高油酸油菜新品種,南方稻田污染防控取得新進展……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中心7日在長沙向記者介紹,2016年創新中心取得了一係列標誌性成果。

  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官春雲院士介紹,2016年,南方糧油作物協同創新中心新組建了3個創新團隊,新主持科研項目55項,總經費達1.1億元;新審定農作物新品種32個,獲得授權國際國內專利97項,新發表論文240篇;新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2項、省級科技獎勵10項。

  超級雜交稻攻關取得新突破。在中心首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領導下,培育出的超級雜交稻苗頭組合“超優1000”, 2016年在南方(廣東)全程機械化條件下突破雙季稻每畝1500公斤,不斷創造水稻高産新紀錄。

  油菜綠色高産高效種植技術研究取得新進展。在官春雲院士領導下,針對南方稻油多熟種植,協同創新了一批高含油量、高油酸的油菜新品種;針對南方雨水較多、水漬澇害影響、生産管理成本大等問題,首創了油菜機械起壟栽培技術和一次機械化收割技術,獲得巨大成功,油菜畝産達200公斤,畝均節本增效200元以上。

  南方雙季稻全程機械生産關鍵技術進展順利。中心團隊針對南方雙季稻生産雜交稻用種量大、農機與農藝融合難等關鍵技術難題,協同首創的“雜交稻單本密植機插秧高産高效栽培技術”,以及整合研發的 “四雙”高産栽培與“雙大機插”栽培等配套的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模式,可使種子成本下降75%、雙季稻畝産1200公斤以上、畝均增效300多元。

  南方稻田污染防控取得新進展。中心團隊針對南方稻田污染問題,首次提出並研發了稻米鎘污染控制技術(VIP技術),可使稻米鎘含量降低30%以上;協同研發的鎘鉛污染農田原位鈍化修復與安全生産技術,獲得12項發明專利,在湖南示范應用,共使1.94萬公頃鎘鉛污染稻田實現了安全生産與高效利用。

  2016年度,中心的技術成果在南方稻區累計應用面積3000萬畝以上、增産稻谷10億斤以上、增産油菜籽5億斤以上,畝均增效200元以上、創造直接的經濟效益達60億余元。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新華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881120267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