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在海南文昌小鎮仰望中國航太“新高度”

2016年12月31日 11:24:41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2016年6月25日,遊客在海南文昌龍樓鎮的海邊觀看發射臺,當天,長徵七號火箭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郭程 攝

  ●不同于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內陸發射場,國家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規劃之初,就提出“開放式設計,將旅遊、觀光和市場開發等同時融入到航太城以及當地人的生活中”

  ●沙灘、海浪、椰林、發射塔離海邊僅約600米……憑借與美國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太中心相媲美的濱海航太發射場,龍樓——這個昔日落後的海邊小漁鎮出落成開發熱土和旅遊福地

  ●“五六年前,龍樓鎮就一條街,超過五層的建築幾乎沒有,更別説像樣點的酒店了”“現在,已經有五星級酒店,連廁所都有星級”

  龍樓,擱在一年前,絕大多數人要問“度娘”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

  但時間進入2016年,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落後海邊小漁鎮火了,天南海北的遊客爭先涌向這裏——一睹難得一見的濱海航太發射。

  這一年,中國航太被不斷“刷屏”:服役的航太發射場由3個增為4個,新型火箭“長七”順利升空,將中國推上國際“大火箭俱樂部”的“長五”成功發射,中國在太空駐留時間最長一次載人航太“天神”飛行任務完美收官……追夢60載的中國航太有了“新高度”。

  中國航太“大事”連連,而國家的這些“大事”,離龍樓人是那麼的近,在家門口,在自家的陽臺上就可親眼目睹親身感受:中國最現代化的新型航太發射場——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在龍樓“開張”了,“長七”“長五”就是在這裏騰飛而去的。

  “空降”一座航太城,對一個偏僻小漁村、落後小漁鎮,意味著什麼?又能改變什麼?他們的日子會不會像火箭一樣躥升?《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帶您去海南文昌看看。

    陽臺看發射,創業家門口

  “喝著咖啡賞著美景,就能看到航太發射。這樣的寶地哪裏找!”“在老家收入一個月也就1000多塊錢。這裏包吃包住,每個月2000多元。”

  “好傢夥!那天酒店爆滿!這裏、樓上都是人,都是(拍攝的)‘大炮’。”

  雖然離11月3日中國最大火箭長徵五號成功發射已經過去了好幾天,站在自家酒店的陽臺上,海南文昌航太城大酒店老板薛英剛仍抑制不住興奮。

  不僅薛老板,整座小鎮似乎還沉浸在“長五發射時間”裏,不少酒店、超市門口的電子顯示屏還“飄著紅”——不斷滾動著“祝賀長徵五號發射圓滿成功”大紅字。

  酒店陽臺上,一面鮮紅的國旗迎風獵獵。透過國旗向南望去,椰林環抱處平行聳立著兩座高樓一般的塔臺——那就是推送“長七”“長五”直上雲霄的一、二號發射塔。

  “大概4公里吧!”薛老板估算自家酒店離發射塔的距離。

  “夠近的!”記者不禁驚嘆——“長五”發射當天,作為有“特殊待遇”在發射場指揮控制中心觀摩的記者,離發射塔近得不能再近了,也還有3公里遠。

  在酒店陽臺上,被昵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白色“身軀”肉眼應該也清晰可見。“你們看發射的控制中心就在前面!”薛老板指指右前方藍白相間的大樓。“我家老宅原來就在那裏,離發射塔也就幾百米。”

  前方佔地16000余畝的航太發射場,核心地帶原來是星光村委會的地盤。薛老板和先輩們,一直在這片土地上謀生,捕魚種地,直到2007年,一個國家大項目——中國第四座航太發射場建設的降臨,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你看這些名字,龍樓鎮、星光村、金星村、雲梯小學……”薛老板跟我們擺起龍樓跟“航太”的“天然”緣分——冥冥之中,這個海邊小鎮似乎注定要與中國航太事業結緣。

  2007年10月,徵地正式開始。

  2009年,中國第四座航太發射場在龍樓破土動工。

  龍樓開始跨入“航太時間”。

  薛英剛跟在農村長大的大多數70後一樣,對童年物質匱乏和饑餓有清晰的記憶。光靠幾畝地已經無法過上好生活了,他做過生意,搞過種植,但最成功的應該是建“航太城大酒店”。

  2005年,當時“航太發射場”還八字沒一撇呢,只是聽説有工作人員在海南幾個地方勘探選址的時候,薛英剛就買下了當時還屬于龍樓鎮“荒郊”的這塊土地。

  “龍樓只是其中之一,能否選上真的很難説。”薛老板有些小得意自己的幸運和眼光。

  他瞧準航太發射即將帶來的大好商機,向銀行、親友借貸約800萬元,加上徵地補償款,在自己幾年前買下的土地上蓋起一座9層高的酒店,並別出心裁地起名為“航太城大酒店”。

  其實,航太城大酒店不是今年才火起來的。2010年就建成營業,是當地最早吃上“航太飯”的酒店。

  “五六年前,龍樓鎮就一條街,超過五層的建築幾乎沒有,更別説像樣點的酒店。”從全國各地源源不斷聚集而來的建設人員、專家技術隊伍,讓航太城大酒店一開業就生意興隆。

  “現在,龍樓這個小鎮已經有五星級酒店,連廁所都有星級。”薛老板站在酒店的陽臺上,指著四周向記者介紹。

  這是一個正在“成長”的海濱小城鎮,航太城大酒店周邊,已經聳立不少大樓,有的手腳架還沒拆除,也有的剛剛開始挖地基。

  坐在航太城大酒店9層的咖啡茶座,向東眺望,從北到南,是蒼翠的銅鼓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搖曳的椰林,藍色的大海,美景環繞。

  “喝著咖啡賞著美景,就能看到航太發射。4星級的標準,2星的收費,這樣的寶地哪裏找!”對自家酒店,薛老板言語間透著滿滿的欣賞和自豪。“我們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在攜程、去哪兒等網站,都能輕松訂到。”

  記者試著在手機高德地圖輸入“文昌航太城大酒店”,果然很快就搜到。

  國家大力提倡的“互聯網+”,在這裏用得溜溜的。

  現代、時尚,你可能無法想像,這是剛剛“洗腳上樓”的農民開的酒店。

  一陣濃香吸引了記者。在咖啡廳吧臺,一名身穿酒店制服的帥哥,正現場磨制調配咖啡。小夥子24歲,海南中部瓊中人。“在老家收入一個月也就1000多塊。這裏包吃包住,每月2000多元。”雖然窗外就是航太發射塔,但“長五”發射那晚,他只能“聽聲”——震撼的發射場面唯有過後看重播。“沒辦法,客人太多,忙得根本轉不了身。”説起來,小夥子還有絲絲遺憾。

  “雖然工資差不多,但這裏畢竟是在家門口,父母也放心些。”吧臺附近忙碌的一名小妹告訴記者,她是附近洪福村的,原來在廣東番禺打工,五月份剛剛過來。村裏有4人在酒店上班。

  “酒店目前有員工30多人,多數是龍樓人。”薛老板説,每年酒店的營業額五六百萬元沒問題。

  像航太城大酒店這樣的酒店賓館,龍樓目前已有24家,其中有16家是當地人開的,可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

  航太城大酒店一街之隔,是一家名叫“味之源”海鮮大排檔。門口擺放著一排排透明水箱,各種讓人食指大動的魚蝦蟹貝在遨遊吐水。

  38歲的老板黃宏運也是星光村人,以前給人當大廚,也做過建材生意,常年東顛西跑,四海為家。

  “除了西藏、東北,幾乎沒有沒去過的地方。雖然收入不算低,但畢竟是漂在外面,辛苦不説,也照顧不了家人。”午後,忙了大半天的黃老板終于有點時間坐下來,給我們每人擺上“一瓶”海南特色“純天然飲料”——削了口、插了吸管的青椰子。

  “航太發射場給我們星光人、龍樓人帶來了機會,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創業掙錢。”

  如今,“味之源”能同時供幾百人用餐,一年有數百萬的營業額。但黃老板還嫌這個地方太小,沒有車位。看好龍樓發展前景的他正籌劃著升級換檔呢。

    吃定“航太飯”,客商紛至來

  “親海私墅”“度假公寓”“在家裏看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盛景,即是窗前美景”……大幅廣告從樓頂直泄而下,“煽情”地向客戶展現著自己的獨特“賣點”。

  “原來龍樓到文昌縣城,或是坐渡船過海灣,或是繞一大圈,路還不好走,又小又破。”參與航太發射場村民搬遷工作的文昌市國防教育辦公室副主任黃力思,對龍樓發展“歷史”了如指掌,“這幾年變化太大了!”

  如今,從縣城出發,一條寬闊漂亮的四車道公路順著新修的清瀾跨海大橋,跨越昔日天塹八門灣,直通龍樓所在的航太發射場。

  從清瀾大橋上可以清晰俯瞰清瀾港,這裏有著名的東郊椰林、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海灘紅樹林。清瀾港是海南第二漁港,南中國海重要港口樞紐,也是三沙市後勤保障基地。“長七”“胖五”就是從天津港坐上遠望號火箭運輸船一路南下,從這裏上岸運往發射場的。

  一條紅色自行車專用道伴隨著新公路延向發射場,不時能看到全副武裝的騎行者,透出現代感時尚范。

  近幾年,文昌先後投入近百億元,道路橋梁碼頭、供水供電供氣、醫療設施等基礎設施大為改觀。

  誘人的發展前景使這裏成為開發熱土,吸引了深圳華隆、魯能等大公司到龍樓投資,不少外地人也紛紛到此置業。

  鎮中心往東,一條充滿海島風情的新建公路直通海邊新建樓盤。“親海私墅”“度假公寓”“在家裏看火箭發射”“火箭發射盛景,即是窗前美景”……大幅廣告從樓頂直泄而下,“煽情”地向客戶展現著自己的獨特“賣點”。

  轉過樓盤,眼前豁然開朗——沙灘、海浪、椰林,近在咫尺的航太發射場,兩座高聳的發射塔清晰可見……這些要素,構成了一幅令人心動的圖景。這不,潔白的沙灘上,一對新人正在攝影師的指揮下以發射塔為背景拍攝婚紗照。

  椰林下,一塊寫著“媒體區”的指示牌還沒拆掉,這是前幾天大塊頭“胖五”發射時,攝影攝像記者在海邊的最佳拍攝區——而前些年,這裏還只是不知名的荒灘。

  發射塔架距海邊只有大約600米——這是中國唯一一個完全對外開放的航太發射場,這是一個有著濱海特有風光的低緯度航太發射場,這裏確實美得令人屏息——中國其他三座深藏內陸的航太發射場,相對荒涼,人們甚至習慣把酒泉、西昌發射場叫作“溝裏”。

  以前,看到遊客在美國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太中心隔海觀看火箭升空的誘人場面,中國人只有羨慕的份,如今,我們也有了與佛州相媲美的濱海航太發射場。

  相對于國外尤其是美國發展已經比較成熟,航太旅遊在國內還幾乎是一塊等待開墾的“處女地”。

  或是這個原因,國家在規劃之初,就提出“開放式設計,將旅遊、觀光和市場開發等同時融入到航太城以及當地人的生活中”。

  “文昌‘十三五’期間肯定要圍繞航太發射場‘大做文章’。”文昌市委書記陳笑波説,“文昌要吃好吃透‘航太飯’。”

  航太主題公園、航太科普館、航太商品購物街、航太航空裝備制造業……瞄準航太發射場這個“聚寶盆”,文昌規劃了眾多産業發展,力圖壯大地方實業,讓遊客留得下玩得好。

  海灘入口處有一個外觀很萌的便利店,“店長”老潘手起刀落,一邊熟練地給青椰子切削口子,插上吸管,一邊熱情地招呼客人——在海南,青椰子是街頭便利店的“標誌性”商品,很多遊客都忍不住它的“純天然誘惑”,喝完了還要整箱打包帶走。

  青椰子甚至稱得上是龍樓“吃航太飯”“航太旅遊”迅猛發展的資深“目擊者”。據説,火箭發射日,有的便利店一天就賣幾百個幾千塊錢青椰子。

  “長七”發射、龍樓航太發射場正式“開張”那天,外地2000多輛車、數萬名遊客慕名而來,讓這座只有2.5萬人的小鎮“零距離”感受到“航太飯”的誘人前景。

  為了招徠外地客,很多上了年紀、講了大半輩子海南話的婆婆也磕磕巴巴地講起普通話。

  幾名剛從海灘賞景回來的大媽嘻嘻哈哈地抱過老潘開好口的“純天然飲料”暢飲起來。用老潘的話説,她們是從“大陸”來的——海南人對島外人士的習慣性稱呼,專門來看“長五”發射。“什麼?買房子?哈哈,可以考慮。”留下一串爽快的笑聲,大媽們返回海邊住地,那裏即是魯能剛剛開發的樓盤、酒店,甚至還引進了醫院。

  一名小夥子跟“店長”老潘相熟,在便利店前停留,被我們截住攀談。“我剛剛下班,魯能物業的。”小夥子指指旁邊的新樓盤。“原來打短工、打漁,很辛苦的啦。打漁四五點鐘就得起來,有時忙活一整天啥也沒有。”他家在幾百米外的紫微村。新近發展起來的樓盤、酒店、旅遊區項目給周邊居民創造了就業機會,現在他每月有2500元的穩定收入。

    “洗腳”上洋樓,居民盼發展

  統一的兩層半小洋樓,紅頂黃墻,道路寬闊,樹木成行,頗有別墅小區的感覺。“是的。有房子住,發了徵地補償款。但我目前沒有工作,這樣下去會坐吃山空的。”

  2007年10月24日,當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的時候,星光村村民擠在符清妮家的小賣部,守著一臺21吋電視機觀看直播,憧憬著“村裏”發射場建成後“站在自家樓前看發射”的幸福。

  這一天,離正式宣布在文昌建設新航太發射場剛過去一個月。

  9年過去了,名不見經傳的星光村村址已經聳立起一座現代化航太城,村民們“現場看發射”已夢想成真,也從農民變成了居民——2011年就都搬遷到了鎮上的安置區。

  航太城大酒店往西幾百米,就是安置區——航太社區。

  統一的兩層半小洋樓,紅頂黃墻,道路寬闊,樹木成行,頗有別墅小區的感覺。

  聽説我們是北京來的記者,正在樓前歇息聊天、帶兒孫逗小孩的居民紛紛聚攏過來。

  “我們這裏颱風多,剛剛過去了一個。剪光樹葉是為了防颱風。”看著我們一臉疑惑,一名老者給我們釋疑房前屋後樹木為何都是沒有樹葉的“光頭”。

  “你仔細觀察的話,能看到路邊有些椰樹是斜的,那就是幾十年前一場超強颱風刮成的。”靠近海邊的龍樓以前是文昌“傳統”落後地區,是颱風經常光顧的地方,當地居民可謂久經“沙場”,經驗豐富。

  “要是還住在老屋,那就慘了!”談起最近一次超強颱風“威馬遜”,這些原星光村村民仍心有余悸。星光村地勢低洼,一下大雨就泡水,2010年曾因暴雨整村撤離。

  2014年,又一個超強颱風——最大風力達17級的“威馬遜”正面肆虐文昌。颱風掃過之處,樹木“腰斬”,房屋掀頂、倒塌。而靠近海邊的龍樓,離颱風登陸點翁田鎮僅幾十公里。

  “以前在星光村我們住土木結構的瓦房,有的房子還是椰子樹幹做的梁,一刮大颱風,屋頂就會被掀起。”所幸,早在2011年,大部分星光村村民已搬遷入住安置區,洗腳上樓了。顯然,堅固的安置小洋樓讓他們躲過“威馬遜”的洗劫。

  原星光村村民老黃熱情地把我們迎進他家的安置房。他家5口人,按標準分得175平方米,上下兩層,廚房廁所一應俱全,還有陽臺,一個後院,兩棵青桔子樹長勢正旺——青桔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雞”常用佐料。寬敞整潔的客廳跟城裏沒有什麼兩樣,唯一保留鄉村“特色”的是滿墻的孫輩學習獎狀。

  盡管也有個別村民抱怨樓頂出現漏雨現象,但看得出來多數居民對安置房還是滿意的。

  “是的。有房子住,發了徵地補償款。但我目前沒有工作,這樣下去會坐吃山空的。”

  “希望政府多創造些崗位,多關心我們拆遷戶的發展問題。”

  “他們以前承諾説要在附近建個市場,幾年過去了還沒開張。你們是記者,幫我們呼吁呼吁!”

  ……

  有發展就有問題。幾名家庭婦女快言快語,向記者敘説著她們的焦慮和期盼。

  對于失地後如何發展的問題,記者想起了薛英剛和黃宏運幾乎是一致的回答:“我們原來也是農民。現在條件多好啊,只要勤勞,肯動腦筋,肯定能有好的發展。”

  2016年,是追夢60載的中國航太由“大”轉“強”的關鍵年。12月27日國新辦發表的《2016中國的航太》白皮書,描繪了更令人向往的中國航太前景。 

  2016年,倣佛還只是龍樓的序曲。

  2017年上半年,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將起航;

  2017年下半年,嫦娥五號奔赴月球採樣;

  2018年,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升天;

  2020年,我國火星探測器遠徵……

  未來幾年,主要肩負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品質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的文昌航太發射場,很多“大傢夥”將從這裏上天,更多更加激動人心的情景還將在薛英剛的眼前、在他家陽臺前上演。

  龍樓人的“航太飯”,應該會吃得更香。

    文昌·航太發射

  文昌,古稱紫貝,自西漢建置已有2100多年歷史,距海口大約80公里,為海南三大歷史古邑之一,海南閩南文化發源地,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所在地,是中國第四座航太之城。

  擁有278.5公里海岸線為海南海岸線最長的城市,市境內清瀾港是國家一級對外開放口岸,南中國海重要港口樞紐,也是三沙市後勤保障基地。

  這裏還是宋慶齡故鄉,有中國椰子之鄉、華僑之鄉、排球之鄉、文化之鄉、國母之鄉、航太之鄉、將軍之鄉、書法之鄉以及長壽之鄉等“九鄉”之美譽,是海南重點旅遊城市,被譽為“陽光東海岸上的明珠”。

  龍樓鎮,位于文昌市東部,近年因中國第四個新型航太發射場在其轄地建設啟用而名聲鵲起。距文昌28公里,三面環海,海岸線長22公里,行政區域面積98平方公里,人口2.58萬。此前,全鎮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蕃薯、花生,發展海淡水養殖、海洋捕撈和瓜菜種植業。

  ●2007年9月22日,正式向外宣布在海南文昌建設新航太發射場

  ●2007年10月29日,舉行航太發射基地項目徵地工作大會

  ●2009年,中國第四座航太發射場在龍樓破土動工,這個名不見經 傳的小鎮一下子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2014年11月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基本建成

  ●2016年6月25日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2017年上半年將發射“天舟”貨運飛船

  ●2018年,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升天

  ●2020年,我國火星探測器遠徵……

【糾錯】 [責任編輯: 林杉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34112022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