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教育公益需節儉式創新

2016年11月10日 09:20:15 來源: 中國教育報

本報訊(記者 董魯皖龍 劉博智)“感謝企業給我們捐錢、捐物、捐資源,孩子們拿到捐助也很開心,但最後留下了什麼呢?”在近日舉辦的Wise-Life(意為“智慧生活”)中國教育論壇上,重慶一所山區小學校長提出的問題引起了不少企業家的思考。

人走項目停、模式難復制、地方政府負擔沉重等,是不少針對偏遠貧困地區開展的教育公益項目的通病。

“教育創新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而且要簡單便宜。”英國創新基金會合夥人查爾斯·利德比特認為,在偏遠貧困地區發展教育,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節儉式創新。

前福特基金會高級項目官員何進對此表示讚同。何進曾負責福特基金會每年200萬美元的資金運營,這筆資金專門用來資助偏遠貧困地區教育發展。他發現不少國際組織到貧困地區幫扶,錢花完就走,人走項目就停,效果有限。

“怎麼能讓人走了,項目仍繼續下去?”何進認為,只有降低門檻,項目才有可操作性、可復制性。

在節儉式教育創新上,一直致力于在中西部貧困地區推廣線上教育的滬江創始人伏彩瑞找到了自己的辦法。為改善四川小規模學校一兩位教師負責全科教育的狀況,伏彩瑞帶領團隊在成都尋找優秀教師,希望他們每周捐出一點時間,給山裏孩子上課。不少教師回應,去山裏支教不現實,但在家中、電腦上、辦公桌前,他們可以幹一輩子。“一臺電腦,一個投影儀就夠了。”伏彩瑞説,“面向貧困地區的教育創新最好不要太貴。”

“創新必須從外部和底部展開,而且要找到與體制、係統內的人合作的方式。”查爾斯·利德比特認為,教育創新需要在較高的期待和有限的資源之間找到平衡。

【糾錯】 [責任編輯: 華政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358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