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農村危舊房改造,如何實現安居

2016年10月23日 07:05:13 來源: 人民日報

  “吃不愁、穿不愁,教育、醫療政府兜,保障難點是安全房。”脫貧攻堅,一大難點是住房:部分偏遠山區生存環境惡劣,可少數群眾不願搬遷;沒錢也想蓋大房子,寧可欠一屁股債。

  農村危舊房改造,是尊重群眾意願,還是考慮長遠?記者近日在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做了相關調查。

  搬還是不搬?

  政府主導,引導群眾搬到宜居地

  十幾戶、一片山,生存環境惡劣、“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雲南不少農戶的貧困和生存環境直接相關。盡管如此,卻仍有少數群眾不願搬遷。“我也知道下面交通方便,娃娃上學、老人看病條件好,可我生在這、我的地在這,我不搬!”

  會澤縣者海鎮副書記肖書耀告訴記者,有些村組太過偏遠,修路的錢能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把整個村子搬下來了。水電路等公共設施建設成本高,偏遠山區貧困群眾如果仍然分散居住,孩子上學、群眾就醫問題就難以根本解決。

  “政府主導,盡量引導群眾搬到宜居地。”會澤縣的做法是,將受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威脅的,交通出行條件較差的,居住分散、發展條件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較高的幾類農戶,優先納入搬遷范圍,動員貧困戶搬到宜居地。

  “異地搬遷有補貼,留在原地的就對危舊房進行加固、保證住房安全。”在雲南省滇西北橫斷山區,當地以政策差異引導群眾搬到宜居地。

  修舊還是建新?

  能加固的不拆除,避免盲目攀比

  “蓋了大房子,好娶新娘子。”者海鎮瓦窯村村民王春麗告訴記者,在農村,日子過得好不好標誌是住房。

  保障住房安全,既可以維修加固,也可以拆舊建新。維修加固省錢,可並非所有貧困戶都願意加固房屋。“加固後雖然安全了,可還是老房子。”記者調查發現,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山區存在建房攀比現象,甚至有農戶一家三口建三層。

  “越往後政策會越好,補貼會更多,等等再説。”這幾年農村建房政府補貼始終在增長,也讓少數農戶存在觀望心理。

  盲目攀比,會造成資源浪費。政府補貼主要是為了確保住房安全,房屋並非越大越好,滿足生活需要就行。會澤縣委副書記劉祖銘説:“建房補貼只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經修繕加固能保障安全的,就不拆除新建;經濟條件稍好的,自己出點政府補點建新房,改善住房條件。總之,群眾建房要量力而行,以適用安全又不加重經濟負擔為好。”

  回鄉還是進城?

  政策精準,引導群眾集中居住

  記者了解到,有的群眾舉家外出,甚至已經在外地購房,但仍會在老家建設新房,傳給後代。然而鮮有年輕人願意再回村裏。花多年積蓄建的大房子,有些實際上無人居住。

  從經濟、社會、人口發展趨勢看,偏遠農村房子建成之日就是貶值之時。劉祖銘告訴記者:為引導村民在集中安置點居住,會澤縣對集中安置的居民,根據貧困程度、貧困人口等不同情況,每戶分別給予5萬至8萬元補助,而分散建房的補助遠沒集中安置的高;為引導群眾在縣城購置新房,會澤縣規定:“購買縣城現房、拆除農村老房、十年內不交易,符合這三項條件的補助6萬元。”

  會澤縣委書記梁志強認為,改變群眾住房觀念不僅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導,也離不開科學的村莊建設規劃。會澤縣因戶制宜,嚴格補助程式、限定補助標準,重點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的農戶解決最基本的安全住房,努力把錢花在刀刃上。(本報記者 楊文明)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1976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