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當親歷者一個個離去,誰在留住他們的故事

2016年09月25日 17:52:5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南昌9月25日新媒體專電 題:當親歷者一個個離去,誰在留住他們的故事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高皓亮

  出生時母親難産去世,他被過繼給了族裏的叔叔,也就是後來的父親。高二時,子承父業,父子前後走訪了數百位親歷者,一點點拼出82年前那場偉大轉移的出發圖景,記錄下銘刻在歷史親歷者記憶深處的出發和離別。

  江西境內,于都河流淌千年。歲月衝刷,當父親和曾經走訪的親歷者一個個離去,那摞筆電和滾滾東去的河水,成為人們探訪源頭、緬懷曾經苦難與榮光的印記。

  一摞筆電背後的長徵印象

  “長徵途中什麼事最快樂?”上世紀90年代初,在于都縣人民醫院的病房裏,面對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老紅軍易詩佳的這一反問,剛參加工作兩三年的張小平想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打勝仗、喝茅臺、開慶功會……最後老人哈哈大笑揭開謎底:“過草地走大半天,終于找到一塊歇腳的地方,太陽照著,剝開棉襖抓蝨子。”

  于都縣城一個舊式辦公樓裏,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副館長張小平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各種和長徵相關的書籍。“什麼事最快樂”這樣的片段來自辦公桌旁的文件櫃裏,父親張德美手寫的30多本筆記中。它們整整齊齊地碼放在裏面,紅色硬質、藍色軟皮,有的直接是稿紙。

  “重陽節這天,我還在老家吃米果。重陽節的前兩天,毛主席叫我回去看看老父親,或許是因為要離開中央蘇區去要長徵的緣故,但毛主席當時沒講……1966年12月15日,南昌市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陳師長辦公室”“吃了晚飯,我們從大嶺下出發,進縣城北門直街,經銀行門口過浮橋……1968年9月4日,在西郊公社易詩佳同志家中”……泛著油墨香的手寫油印檔案,是已經離去的父親留給張小平最珍貴的遺産。

  上世紀60年代,在于都縣委辦做秘書的父親張德美被抽調籌辦革命歷史紀念館(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紀念館前身),被那段歷史深深吸引的張德美,在紀念館建成後沒有回原單位,而是一頭扎進了和長徵出發有關的走訪和記錄之中。

  從將軍到蘇區老幹部,從于都鄉野到西北邊陲,此後近20年間,張德美走了大半個中國,訪問了兩百多個和長徵有關的親歷者,留下了30多本筆記。很多記錄經考證後,編入于都紀念館檔案卷宗。上世紀90年代初,張小平根據父親的筆記,重訪易詩佳老人,才有了那面的快樂對話。

  一條河上縈繞不絕的送別記憶

  “一下子凝重,一下子釋然,看著眼淚就要涌出來,又收了回去……”1991年,一位當年的親歷者時隔半個世紀後重訪“長徵第一渡”,參加工作4年的張小平擔任講解員,一路問答,老者走到江邊的渡口處突然不再説話,同行工作人員擺手示意,一行人在江邊靜立。

  于都河又稱貢江,在中國革命史上有著不朽的盛名——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等8.6萬人在北岸集結,在這裏渡過兩萬五千里長徵的第一條河,于都河因此被稱為“長徵第一渡”。

  “……搭了浮橋,這一工作由我負責,我有一個大兒子在紅三軍團,他是在1934年重陽節第二天渡過于都河的……1974年10月20日,在于都城關鎮李家。”這是博物館檔案的一段記錄,“8.6萬余人一起出發,親人目送丈夫、兒子渡河而去,有的甚至是家人搭浮橋、划船送走。”

  守著“長徵第一渡”近30載,張小平始終記得那位老者不停變換的臉色。老鄉送別親人,留守的戰士送別戰友,這條河承載了太多人的送別記憶。

  在于都河畔見著上了年紀的老人,張小平總忍不住要問問。2003年,他在河邊碰見當時80多歲的丁張發,老人的父親參加了紅軍。丁張發説,長徵出發時,母親牽著自己,背著5雙草鞋和幹糧到河邊尋找父親,找了兩天都未找到,回家後剛好碰到和父親一起參加紅軍的人回來探親,才得知父親已經犧牲,母親嚎啕大哭一夜,第二天下午又牽著自己把草鞋給了路過的紅軍戰士。

  張小平曾下鄉尋訪一個叫謝睡蓮的老紅軍。老人一邊煮紅薯一邊對他説,送走大部隊後,留下的人鑽進深山老林打遊擊,隊伍被打散,自己隱姓埋名直到新中國成立。

  尋訪百裏,俯身傾聽,只為記錄下送別那刻的刻骨銘心。“張小平的講解不是背出來的,而是走出來的。”這是人們聽了他的講解後的印象。在張小平看來,要講長徵,先要傾聽,尤其是親歷者的講述,甚至連他們的眼神都鐫刻著歷史。

  一場出發歷史的可觸摸再現

  父親2006年突發腦溢血走了,當時正值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張小平接受記者採訪時接到女兒的電話,同一天相隔不到一小時,臥床已久的岳父也走了。那一天,他從心底接過父親講解長徵、尋訪長徵的使命,挺過了連續失去親人的悲痛。

  那一年,厚積薄發的張小平引起了外界的關注。根據張小平的講解,新華社播發稿件:《于都:30萬人保守的一個天大秘密》,從中央到地方的電視上,張小平頻頻出現。回家向妻子“嘚瑟”時,妻子説,上電視有什麼牛的,又沒有漲工資。張小平卻認為,“名氣”大了,會有更多的人找他了解長徵出發的歷史。

  10年前,接受採訪時的張小平風華正茂。10年後,他的頭髮已經花白,眼鏡裝上了變色鏡片,手裏拿著最新款手機。為摸準年輕人的喜好,張小平主動向女兒“靠攏”,他也經常到紀念館旁的長徵源小學當“孩子頭”。長徵勝利80周年,他又跟著新華社“紅色追尋”活動,和3個90後紅軍後人一起上了網絡直播。

  “圖片+文獻資料的展覽手段太簡單,年輕人覺得太幹巴。”2009年,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紀念園擴建,張小平把紀念園遊覽步道策劃成紅飄帶造型,紀念館內,秉承“紅軍腳穿草鞋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徵,迎來一個新中國”的理念,用草鞋組成了一幅中國地圖。

  “要把書本上的文字,變成可以觸摸感受到的歷史。”張小平的努力沒有白費,井岡山大學動畫專業大三學生張淩好參觀後説,“看草鞋、聽故事,腦海裏依稀浮現當年的場景,這裏看到的長徵比書上的更有説服力。”

  張小平曾經設想,父親尋訪,自己布展,女兒畫長徵。雖然女兒沒有從事歷史研究,但張小平經常鼓動她,用畫筆再現祖父兩代人講述的長徵出發故事。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196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