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嵩山“泥人劉”傳承人:一把竹刀把泥巴捏活了

2016年07月13日 16:00:58 來源: 大河網

  活靈活現的泥塑勝在表情

  河南商報記者

  侯建勳/攝

  荷柴歸來的老嫗、拉胡琴的藝人、賣糖葫蘆的老漢……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都出自“泥人劉”的巧手

  憑借這門技藝,他成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産(泥塑)傳承人 但如何傳承下去,卻讓他費盡心思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實習生 華麗娟

  一把竹刀、一塊木板,幾把嵩山黃泥,不到20分鐘時間,一個表情呆萌、惟妙惟肖的小姑娘,就出現在劉永佔的手中。

  嵩山“泥人劉”的傳承人劉永佔,憑借自己對藝術的獨特理解,將泥塑作品做成了活靈活現的民俗風景畫。

  有荷柴歸來的老嫗、拉胡琴的藝人、賣力吆喝的賣糖葫蘆的老漢、光著身子大哭的孩童……大襟襖、棉褲、粗腰帶、老布鞋,一切都散發出濃濃的鄉土氣息,像極了劉永佔給人的感覺。

  55歲的劉永佔如今一個人生活,一臺搖頭扇、一個電磁爐是家中僅有的電器。客廳裏有的只是那些讓他摯愛的泥塑作品,“我不孤獨,每天對著這些泥人兒,我心裏可美了。”

  【技藝】

  憑一把竹刀和一塊木板

  他就把泥巴捏“活”了

  一把竹刀,一塊鎮尺改造的木板,拿起,放下,再拿起,再放下……不停地在手中輪換使用。經過團、捏、擠、拉、揉、刮、刻、貼,一團不起眼的泥巴,倣佛被賦予了生命,不到20分鐘,一個扎著羊角辮的俏皮小姑娘便出現了。

  這件惟妙惟肖的作品,贏得在場所有人的稱讚,可劉永佔似乎並不看好,“以前窮,把一些好的作品都賣了,這沒以前的好。”劉永佔語氣中帶著些許遺憾,“那時候想著還能再做,不知道珍惜,放現在,我不舍得賣啊!”

  雖然現在日子緊巴,但劉永佔已經不再隨便賣他的泥塑,即便有人多次央求,他也要考慮許久。“一個山西人跟我求了好多次,他承諾會像我一樣愛它,我才給他的。”如果買家不能承諾好好對待他的泥塑,劉永佔寧肯不賣,而即使答應了他的要求,賣之前,劉永佔還會要求對方把承諾、姓名、電話留下來才行。

  見過劉永佔作品的人都知道,“泥人劉”的泥塑勝在表情,“絕了!”是人們看到他制作的泥塑時,經常發出的感嘆。

  【選擇】

  曾經“不務正業”

  如今成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兩歲喪母,父親再婚,從小跟著奶奶長大的劉永佔童年裏並不溫暖。十六七歲的他就需要靠出賣體力來養活自己。打小工、下煤窯拉煤,但都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當時我瘦小多病,幹體力活不行。”

  生為農民,種地成為糊口的方法。但沒過多久,他就成為村裏人的笑柄。只要有人問哪塊是仁(劉永佔的小名叫劉仁)的地,村裏人就會説:“你上坡看看,哪裏草最多,哪裏就是他的地。”因為不懂技術,施肥過多,劉永佔種的花生只長秧子不結果。

  出力不行,種地也失敗的劉永佔,此時迫切地想學門謀生的手藝。他曾向不少人拜師,只身來到鄭州,但依舊沒有拜到師傅,而此時,身上帶的錢已所剩無幾,劉永佔被“困”在了鄭州。

  一天,劉永佔流浪到二七塔,在塔內被二七大罷工的雕塑給“刺激”了,“俺祖輩都是捏泥人、賣泥人哩,所以我就想著用泥巴把他們捏出來。”

  回到老家的劉永佔開始琢磨捏泥人,他的第一個泥塑,捏的是同村的一個老頭兒。“一堵土墻倒了,我就拿那泥給俺村一老頭捏了個像,村裏人都説像。”

  如果説有人稱讚他捏的泥人,給了劉永佔繼續捏泥人的信心,那麼第一次靠捏泥人賺錢,則算是給了劉永佔極大的動力。

  “給廟裏捏神像賺了200塊錢。”在上世紀80年代初,這麼一筆不菲的收入,讓劉永佔更加堅定信念要做泥塑,“我非得把這泥塑做好,得在河南出出名。”而今,他確實做到了,憑借捏泥塑這門技藝,他已成為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産(泥塑)傳承人。

  【專注】

  突然來了靈感

  他半夜起床捏泥人

  “捏泥人前你得研究,不是説捏都捏出來了,得有感覺。”劉永佔拿起一個鼓著肚子、咧著嘴大笑的泥娃娃,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説,“你看,就像他,花了幾(個)月才捏好的。”

  為了捏出這個娃娃,劉永佔沒少在街邊和村裏逛,看見誰家小孩兒在玩兒,他就蹲在一邊看,看表情、看動作,有時盯得時間久了,還會鬧出誤會,“不是被人當成瘋子,就是當成拐孩兒的了。”

  心裏有了娃娃的模樣,但當真正上手捏時,卻總找不到感覺,直到一天半夜,劉永佔突然來了靈感,立馬起床將這個現在人見人愛的泥娃娃捏了出來。

  “感覺這東西説不來,但要想捏出好的作品,必須先研究透了才行。”也正因此,有朋友想請劉永佔捏個人像,卻收到一個奇怪的要求,“得讓我觀察一段時間。”

  在劉永佔的枕頭旁邊,擺放著一本《隋唐英雄傳》,每晚睡前都要看一下,目的是研究人物,為捏出更好的泥塑做準備。

  【現實】

  傳承受阻

  他另辟蹊徑收徒弟

  對于捏泥塑,劉永佔的家人是不支援的,“認為掙不來啥錢,也沒啥出息。”劉永佔非但不放棄,反倒更加投入,“都覺得不好,那我就把它(泥塑)做好,給他們看看。”

  如今,劉永佔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泥塑的價值,可提起泥塑今後的傳承和發展,他就犯了愁。

  之前,劉永佔陸續收過一些徒弟,這些年輕人一開始很有熱情,但後來不是覺得泥塑枯燥無趣,就是嫌做泥塑不掙錢或掙錢慢,陸續都走了,“咱也能理解,畢竟現在環境變了,不是真心熱愛,確實堅持不下來。”

  為了尋找徒弟,劉永佔想了許多辦法,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法實現,有朋友建議他辦泥塑培訓班,點燃了他的希望,“收小孩子,從小培養,小孩子只要熱愛就會堅持,不像大人考慮得多。”他專門從學校聘請一名美術專業的學生,在培訓班講授理論知識。而他也動員自己的兒子,讓其慢慢了解泥塑後,繼承這門手藝。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291426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