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霞雲嶺響起的禮讚——歌曲《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誕生記

2016年07月03日 08:39:51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 題:霞雲嶺響起的禮讚——歌曲《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誕生記

  新華社記者 梁天韻

  出北京城,向西100多公里,順著一條奔流的小溪,就可以到達群山環抱中的房山區霞雲嶺鄉堂上村。70多年前,歌曲《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在這個山窩窩唱響,從此傳遍大江南北,經久不衰。

  1943年秋天的一天,19歲的晉察冀邊區群眾劇社成員曹火星和戰友來到霞雲嶺,他們“以文藝為武器,宣傳共産黨的抗戰主張,動員人民打擊日本帝國主義。白天演出,夜晚創作”。

  時值抗日戰爭的第六個年頭,也是戰略相持最為困難的時期。國民黨專制獨裁、消極抗日的政策,為抗戰局勢又蒙上了一層陰影。然而就在這本不起眼的山間村落,共産黨的基層組織扎根壯大,建立起平西根據地,先後開展民主建政和減租減息工作。

  沉思于中國向何處去的時代命題,感染于當地群眾火熱的抗日鬥爭,滿懷救國激情的曹火星,在村中駐地西中堂廟,就著馬蹄燈,用一個晚上的時間,一氣呵成創作出了《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

  成歌的那個秋日拂曉,當疲憊而興奮的曹火星推開房門,正巧遇見前方空地上嬉戲玩耍的8名兒童團員。

  “曹火星喊我們,説要教我們唱歌。他唱,我們跟著哼。”當年14歲的堂上村村民李萬代回憶。

  《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從此在中國大地上唱響。

  伴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浩蕩進程,這首歌的歌詞也不斷變化。

  創作之初,歌詞中有一句 “堅持抗戰六年多”,傳唱至1943年,被群眾自發改為 “堅持抗戰七年多”,最終定格在 “他堅持了抗戰八年多” 的勝利之時 。

  除了歌詞,歌曲名稱改變的背後,也不乏掌故。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在《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中回憶,1950年,毛澤東主席聽到女兒李訥唱這首歌後,親自在“中國”前加了一個“新”字,“沒有共産黨的時候,中國早就有了,應當改為‘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2001年6月初,李訥對這一説法予以肯定,説“確有此事”。

  73載傳唱不衰的背後,是激昂旋律唱出了人民心聲,是共産主義理想信念的代代傳承。

  “我寫這首歌是動了感情的。”曹火星曾在回憶錄中寫到,“抗日根據地的廣大人民群眾在共産黨的領導下,克服種種困難堅持抗戰,搞民主建設,使人民當家做主,搞土改發展生産,給人民改善生活……這些活生生的事實是我親眼所見。人民的抗戰積極性,對黨的深情,我有親身體會。”

  “共産黨員的使命和職責是什麼?”“中華民族的光明和前途在哪裏?”——曹火星的追問在霞雲嶺得到答案。

  而今,這方紅色沃土,再一次成為人們回溯信仰追求的勝地。建黨95周年之際,隨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廣泛開展,一批又一批新老黨員來到霞雲嶺堂上村,在依山而塑的960平方米黨旗見證下,舉行入黨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糾錯】 [責任編輯: 范雲波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9153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