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不讓一個患兒誤診漏診”——記“B超神探”賈立群

2016年06月27日 14:52:51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題:“不讓一個患兒誤診漏診””——記“B超神探”賈立群

  新華社記者 李亞紅

  “不讓一個患兒誤診漏診”——為了這一夢想,39年來,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主任賈立群堅守一線,以B超診斷精準到位被稱為“B超神探”;他始終恪守醫生的職業道德,縫死白大褂上的口袋拒絕紅包,被稱為“縫兜大夫”。

  夢想造就“神探”

  日前,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記者跟隨賈立群出診,遇到一位來自天津的母親。她的女兒患神經母細胞瘤化療後,在其他醫院做了增強CT,顯示腫瘤消失了,但她仍然“想讓賈主任給看看片子,他要是也這麼説,就放心了”。

  賈立群用B超機創造了很多奇跡。20年前,一位曾被多家醫院診斷為“沒得治”的肝臟血管瘤雙胞胎患兒,經賈立群B超診斷後推翻了原結論,確診為可治愈的“神經母細胞瘤肝轉移”,孩子得救。

  在西方,給患兒檢查結腸息肉的首選方法是做腸鏡,但孩子需全身麻醉,且費用高昂。賈立群用B超技術,確診了上千例結腸息肉患兒,既不用麻醉,且費用便宜很多。

  39年來,賈立群確診了7萬多疑難病例,有的病例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見。由于賈立群的B超診斷總與手術所見完全一致,贏得了“B超神探”的讚譽。

  “我的夢想是不漏診,不誤診一個患兒,不是説已經做到了百分之百。”賈立群説。

  作為“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賈立群近年來在各地作了不少演講,但他最喜歡的是給基層醫生講“賈立群B超怎麼做”。

  “24小時服務,隨叫隨到”

  隨著“賈立群B超”名聲的傳播,帶患兒前來求診者越來越多。過去,在北京兒童醫院做B超通常要等兩三個月。拉長上班時間,早來,晚走,中午不休息——賈立群只有以這種辦法解決難題。

  他在科裏宣布這個決定時,説了一句:“黨員帶頭做。”

  記者採訪了解,時至今日,只要不出差,賈立群天天在那間狹窄的診室出診。每每遇到家長要求加號,他總是説:“只要你來了,願意等,我肯定給你做了再下班。”

  “只要自己在北京,24小時服務,隨叫隨到。”賈立群這樣承諾。他記得,最多的一天夜裏曾被叫起來19次。用他妻子的話説:“這一宿你光做仰臥起坐了。”

  “在我們科裏,大家到點吃不上飯,沒有人抱怨。”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副主任王曉曼説,因為身邊有這麼一個活生生的榜樣。

  談起這些,賈立群説:“科室的同事受累了,都是為了孩子們。”

  做護佑孩子的“村長”

  一手拿著探頭按在病人身上,一手放在B超機操作面板上,全神貫注地盯著B超機螢幕……這是賈立群在B超機前的姿態。給孩子做B超時,用探頭“多掃那麼三五下”是他的習慣,正是這個習慣,救了很多孩子的命。

  “有時候醫生開了檢查單,懷疑是肝膽出問題,做B超時肯定仔細看肝膽。”賈立群説,但有時候可能是其他部位病變引起的疼痛。“在患兒腹部多掃那麼三五下,耽誤不了多少時間,沒準能找準病灶。”

  賈立群白大褂的工牌上,一端是一枚黨徽,一端是孩子們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裏的“村長”形象。“孩子躺在床上做檢查時,能看到這個‘村長’,和孩子聊聊動畫片,就不哭鬧了。”賈立群説。

  一次,一個孩子接受完檢查後,給賈立群鞠了個躬:“謝謝村長。”這一下,把賈立群逗樂了。

  多年來,患兒家長為感謝他,經常送來紅包,他都謝絕了。在反覆推拉中,大褂衣兜被扯開多次,他索性就把衣兜縫上。到現在,他白大褂的兜一直是縫著的。

  “賈立群主任這種愛崗敬業、嚴肅認真的精神,是一種強大的力量。”王曉曼説。

【糾錯】 [責任編輯: 范雲波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19119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