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身邊的大國工匠】“把職業價值記錄在一次次創新中”

2016年06月16日 16:16:41 來源: 工人日報

  在北京的核心地段更換一座大橋需要多久?這個答案,北京祥龍物流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魏振民最清楚:43小時。

  這是令世界都嘆服的速度。

  2015年底,魏振民參與了北京最繁忙的東三環三元橋橋梁更換工程,負責設計實施舊橋和新橋的超限運輸項目。

  對于他來説,三元橋運輸工程只是20多年超限運輸生涯中打贏的諸多“勝仗”之一。這位我國超限運輸“領軍人”,總結制定了全套超限運輸、裝卸的工藝流程和安全操作法,制定了諸多規范性制度,還創造了我國超限運輸的多項第一、填補技術空白。

  即便如此,魏振民依然保持著當初入行時一名普通工人的勤奮。每次作業必到現場,隨時解決突如其來的難題。

  “每次運輸都是一次大考”

  超限運輸被稱為運輸的“巨無霸”,所運都是超長、超寬、超高、超重的物資。完成一次運輸,要與公路、橋梁、電信、電力、市政、交通、鐵路、海運、港口等多個行業協作進行,運輸標準要求嚴格,技術含量高。

  魏振民最引以為傲的一次超限運輸,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轉場運輸。這也是他職業生涯中遭遇的最嚴峻考驗。

  54個小時裏完成七大類、3萬余件規格不同的貨物運輸——此次轉場運輸的工作量和時間要求是歷屆奧運會都不曾出現過的。

  距離北京奧運會開幕僅一個月時,祥龍公司接下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拿到通行證,魏振民就直奔鳥巢。他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精心設計並修改調整了20余次技術方案。

  開幕式一結束,當時已52歲的魏振民硬是帶著138部運輸設備和400多人,連軸轉了兩天兩夜,最終比規定的運輸時間提前12個小時完成任務,而且零差錯。

  超限運輸市場,只有做別人沒幹過、不敢接的活,才有競爭優勢。而第一次,也意味著高風險和無法預料的棘手問題。對于魏振民來説,每完成一次超限運輸都是一次大考,考試成績沒有及格,只有滿分。

  “我們承運的大部分是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的控制性設備。這些設備價值連城,運輸中容不得一點閃失!”魏振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遇到問題從不會繞著走”

  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魏振民,在應該讀書的年紀趕上了文化大革命。18歲那年,他應徵入伍,成為酒泉衛星基地的一名士兵。杳無人跡的巴丹吉林沙漠給這個年輕人留下了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基地裏沒有電視、電話,也很少能收聽到廣播,幾乎與世隔絕。在這裏,魏振民認識了一批常年駐守基地的技術人員。“什麼叫獻了青春獻子孫,看看這些知識分子就知道了!”魏振民説,很多高級知識分子在1958年基地初建時進入,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留在了沙漠裏。

  當了3年兵,魏振民跟著“高才生老師們”自學了高等數學、高等物理學等基礎課。但他們給他上的最重要的“人生一課”則是那股堅韌、專注、敬業、鑽研和奉獻精神。

  “他們遇到問題從不會繞著走,而是尋找一切辦法創新方案,解決難題。”這成為魏振民一生受益的財富。

  22歲那年,魏振民轉業進入國有企業祥龍公司成為一名普通工人。他覺得,雖然上不了大學,但可以通過勤奮、刻苦的學習,掌握一門技術,讓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搬運、修理、擦車……魏振民從基礎工種做起,幾年下來,跟著師傅們走南闖北,成了公司的技術骨幹。1992年,公司領導把管理特種車的重任交到了魏振民手中。

  為了盡快掌握超限運輸技術,魏振民一頭扎進了書店和圖書館,學習機械、橋梁、電力、工程力學、英語等諸多有關知識,並報名參加了成人大學的學習,拿到了大專文憑。

  20多年來,魏振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隨隊出車,一定要隨身帶上一個本、一支筆和專業書。不論遇到什麼問題,他都記下來,晚上休整時再拿出書本來研究解決方案,第二天帶著問題實踐。

  刷新國內滾裝運輸最高紀錄、改革人工裝卸車工藝、運用高超技術化解一次次風險……魏振民在解決超限運輸難題的道路上走得執著而堅定。僅2006年和2009年的兩項超大型設備運輸中,他就進行了30項技術創新。

  “我們搞工程的必須修煉扎實的基本功,並運用在作業現場,這樣才能在技術上有所精進。”魏振民自信地説。

  “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魏振民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竹竿一般消瘦的身形,後背微駝但走路迅速”。他保持身材的秘訣只有一個:一年中,180多天奔波在隨隊運輸的路上。

  超限運輸時,他是前期策劃、招投標的技術大拿,是現場總指揮,只要工作需要,他還是修理工和裝卸工。

  這位超限運輸“智多星”,憑借多年經驗,總能迅速判斷故障原因,並設計出合理的應急處置方案。

  一次,在廈門承運半蘭山變電站的變壓器,電站建在山上,坡道斜度12度,進站口還橫亙著一棟辦公樓。沒想到,魏振民原先的方案遇到新狀況:當牽引車爬上拐彎坡道時,後面的頂推車的角度産生了分力,造成動力不足。打滑的輪胎冒起青煙,幾百噸的貨物和機車眼看就要滑下坡道。

  “危險!”在場的人都驚呼起來。魏振民趕忙指揮工人打緊制動,為機車和平板車墊好防滑木。

  怎麼辦?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魏振民身上。只見他一個人蹲在馬路邊,手裏握著一根樹枝在土地上比劃了一陣。

  “有辦法了!”幾分鐘後,魏振民跳了起來。他推翻了原先的方案,採用兩輛車同時牽引的方法,在上坡後再將其中一輛牽引車開到電站辦公樓的另一側,放出卷揚機鋼絲繩拉住載貨平板車,通過鋼絲繩和第二輛牽引車同時做功,一米一米將貨物拉進了電站大門。

  難題解決多了,魏振民的大名也不脛而走。不少私企老板開出高薪,但都被他拒絕了。

  “實話説,我也不是沒動過心。”魏振民的家庭並不富裕,愛人內退,90多歲的老母親身體不好,主要靠他的工資養家。

  不過,魏振民不願“為了五鬥米折腰”。“替老板打工,有些創新理念發揮不出來。如果只追求利潤,放棄了對安全、品質的要求,不是等于砸了自己的招牌?”

  再過3個月,魏振民就60歲了,可公司領導還想再多留他幾年。魏振民也很著急。他希望把20多年積累的超限運輸經驗傳授給更多年輕人,讓他的技術繼續為企業服務。

  不過,他更在意的是,如何把開動腦筋破解難題的“思維習慣”傳承下去。“我們的職業價值都記錄在一項項大工程、一次次技術創新中,如此,才能成為行業的領跑者。”本報記者 鄭莉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29068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