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北京語委辦:將開設方言校本課程 保衛北京話

2016年06月01日 06:58:33 來源: 北京青年報

  “當前我們中學生對老北京話是不太熟悉的,地方方言可以説是日漸式微。”北京市語委辦公室主任賀宏志在教育部發布會上説。昨天,首份《北京市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在京發布,這是我國第一部地方語言狀況的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北京市中學生對北京話認知情況日漸式微,本市正探索開設校本課程、方言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等帶動青少年保護和傳承老北京話。報告組的專家學者還整理出了208項北京市語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老北京商業叫賣資源”、“皇家園林楹聯牌匾資源”均在其列。

  北京將探索開設方言校本課程

  北京青年報記者翻看報告目錄發現,這份報告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專題篇中包括“北京市小學生家庭語言規劃狀況”、“北京市中學生對北京話認知和使用情況”。 北京市語委辦公室主任賀宏志説:“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中學生對老北京話不很熟悉。方言的衰落,不僅是北京話面臨的問題,全國其他方言都面臨類似的困境。”

  他分析説,北京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無論是國內人員還是國際人員的交流,地方方言根本用不上。再加上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的,且老北京人比例逐漸下降,北京方言日漸式微。

  “上海做得比較好。”賀宏志稱,一方面,上海有學校開發的方言校本課程,另一方面,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用方言來表演,可以起到保護傳承地方話的作用。他説,北京也有這方面的考慮,準備學習借鑒上海,進行有組織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通過校本課程,來保護北京方言。這些設想已列入“北京市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規劃”之中。

  新收錄208項語言類“非遺”名錄

  北青報記者還注意到,報告分門別類列舉了208項北京市語言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中有傳説類,也有以北京話為承載的曲藝小品種,如在京西地區流行的蹦蹦戲等。

  在報告的“資源篇”裏,詳細介紹了“老北京商業叫賣資源”、“皇家園林楹聯牌匾資源”、“皇家園林清禦制詩詞資源”、“北京話古詩文吟誦資源”、“北京核心城區地名文化資源”以及“北京話歷史文獻資源”。

  昨天,北青報記者採訪了老北京民俗愛好者阿龍,他認為“叫賣資源”是老北京話的生動“活化石”,應得到保護和傳承。“像以前胡同口叫賣‘梳頭油、網子、雪花膏’就很生動。記下這些聲音,也是對老北京語言文字的一種傳承。”阿龍表示:“門匾是看的,吆喝是聽的,這樣咱老北京的傳統文化才能活起來。”

  全國首個語言文化數字博物館將開通

  賀宏志介紹,《北京市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目前還在審稿中,預計8月底出版。他還向北青報記者透露,今年底北京市語委將開通北京語言文化數字博物館,這是全國首個語言文化數字博物館。本次報告的語言文字資料以及3D版的碑帖牌匾等屆時都將傳到網上去,公眾可通過“北京語言文字網”登錄查看。

  相關新聞

  “全面二孩”引爆網絡語言狂歡

  昨天上午,教育部還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並公布大批反映2015年社會狀態的熱詞熱語以及熱點語言事件。“廉”、“互聯網+”、“恐”、“反恐”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去年年底,我國新修的“全面二孩”政策,引爆了網友的語言狂歡,涌現出大批以“二孩”為題的有趣語言現象。

  在文字方面,網友改編了一些計生標語,比如“經濟搞上去,人口跟上來”,“二胎獎,一胎罰”,“農村要想富,多生孩子能種樹”等。更有網友模倣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寫出一篇類似風格的惡搞作品《二胎》,“盼望著,盼望著,政策來了,二胎的腳步近了……”

  還有一些作品將網絡表情或漫畫等與文字相結合,以可視化形式傳播“二孩”政策所帶來的精神、心理變化等。

  報告分析,“全面二孩”政策之所以引發語言狂歡,一方面是因為3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確實影響到從“50後”到“90後”等幾代人的生活,當政策放開時,生還是不生,確實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大家的心情紛紛通過自媒體釋放;另一方面,互聯網為資訊多媒體傳播提供了介質,加強了傳播效果。

  此外,2015年十大網絡用語分別是:重要的事情説三遍;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你們城裏人真會玩;為國護盤;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靠才華;我想靜靜;嚇死寶寶了;內心幾乎是崩潰的;我媽是我媽;主要看氣質。

  研究人員指出,近些年來,伴隨熱詞新詞的出現,一些格調不高甚至低俗的“臟詞”也充斥于網絡,甚至出現在主流媒體的標題和正文中。以使用頻次較高的“尼瑪、屌絲、逼格、撕逼”為例,分析發現,從性別上看,使用低俗語的男性遠高于女性。

  文/記者 劉旭

【糾錯】 [責任編輯: 谷玥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83129031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