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走在創新潮流的前端感覺特別好”

2016年05月18日 01:40:02 來源: 人民政協報

5月8日,在“領跑學術,骨動中國”2016中國骨科醫師mini馬拉松邀請賽現場,主辦單位之一的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孔泰説,希望通過這次公益活動,倡導骨科界的醫生們在忙碌的醫療工作之余,為自己留出一些運動的時間,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服務患者。

“關懷生命”正是泰德制藥的企業文化之一,而其另一個主題詞就是“精益創新”。

泰德是tide的音譯,正是潮流的意思。而對于泰德制藥,早早就賦予了“潮流”一個前綴——創新。

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孔泰給人的感覺是謙遜、熱情、充滿正能量,或許這正是一個創新型企業提煉出的人格素養,相輔相成,也正是這種涵養為企業的創新提供了開放的姿態。

治療觀念更新也是一種創新

泰德是一個典型的內資型企業,2013年,孔泰加入泰德制藥,他內心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用國際化的標準來引領公司的變革。首先抓的一項工作就是合規管理,用市場的語言做事情,用學術的方式傳遞産品的特點和治療領域先進的理念。

2014年,泰德制藥正式創建獨立于銷售和市場等商業團隊之外的醫學事務部。這在國內制藥行業中開創了學術驅動的先河,就內資制藥公司的管理和運營來説,這是一種組織架構和人力資源的創新。

孔泰説:“醫藥行銷的本質並非以産品為中心,而應以患者治療為中心,這也是我們在泰德創建醫學事務部的初衷:即由內部醫療專業人員在疾病的治療理念上下功夫,與醫生進行對等的學術溝通,通過産品的學術推廣,改變和改進醫生的治療觀念,而非商業推廣,使醫生能更好地使用藥品進行醫學治療,更好地解決患者的病痛。與研發新藥一樣,治療觀念的更新也是一種創新,而且就社會成本和患者獲益來講,這更有效和更直接。”

持續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泰德是國內靶向制藥領域的領導者,我們也致力于打造全世界領先的靶向藥物研發生産基地,將靶向制藥的理念和先進技術在中國推廣。”孔泰介紹,研發創新、專業學術、國際合作、走出國門是泰德的戰略發展方向,目前擁有五大國內領先的研發産業化技術平臺,即脂微球技術平臺、脂質體技術平臺、基因重組技術平臺、凝膠貼膏技術平臺、固體微分散技術平臺等。這些平臺都是與國際知名制藥企業和研究機構進行研發和技術引進的合作,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了泰德特色的研發技術平臺。

這些平臺建設缺少不了資金支援,泰德在研發上的投入對于國內企業而言,説是“大手筆”也不為過。“我們目前的研發投入比例約為銷售收入的8%。”孔泰説。

泰德聚焦于微迴圈、鎮痛、呼吸三大治療領域,目前,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獨特技術壁壘的品種佔研發管線的60%,倣制品種佔比為25%,而這些倣制品種並不是單純地倣制,均存在核心技術秘密和産業化難度。未來,他們還將在自有平臺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創新藥和高端制劑産品的開發和上市,這些品種將極大地滿足臨床急需,降低患者的醫療支出。

“未來十年,泰德制藥必將發展成為年銷售額500億的大型制藥企業。”孔泰對此信心十足。

創新藥研究層面的不斷探索

不久前,在與泰德的工作人員交流時,説起呼吸病專家王辰院士要來泰德看看國家呼吸係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實驗室的建設情況,由于工作太忙,只得安排在夜裏10點鐘。

是什麼研究項目如此具有吸引力?孔泰説:“國家在積極加強醫學科技創新體係,其中重要的規劃就是打造臨床醫學和轉化醫學研究的高地。而制藥企業也應該立足這一點做出長遠規劃。國家呼吸係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實驗室的成立和建設正是基于這種考量,充分集中企業的優勢資源,與這些臨床醫學和轉化醫學的高地對接。”

“國家呼吸係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實驗室想攻關的呼吸係統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血管病、肺纖維化、肺癌和肺栓塞性疾病。這些疾病大部分的藥物目前都是臨床急需。比如大家最關注的PM2.5就是誘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誘因,我國是COPD大國,目前患者用藥幾乎90%依賴進口藥物。這些藥物療效好,但是費用非常高,給國家和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因此開發我國自己的COPD創新性藥物從民生來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十三五’規劃中也將呼吸係統疾病納入國家重點支援疾病領域。”孔泰説。

孔泰認為,這個研究中心也是企業在創新藥研究層面的一種探索。他介紹了這一創新模式包括的2個“對接”:1.科研工作內容的“對接”:引入醫療機構的基礎研究平臺,使精準醫學/轉化醫學和創新藥發現/研發在泰德研發中心實現對接,也就使臨床急需和企業新藥研發在源頭融匯;2.藥學專家資源和醫學專家資源的“對接”:在這個平臺上,藥學專家和醫學專家以及這些專家背後龐大的資源和技術網絡,緊密圍繞呼吸係統疾病這個核心,有針對性地高效的合作。

踩對國家創新政策的點

提到“十三五”規劃,孔泰感覺泰德總是能踩在點上。“‘十三五’規劃重點任務的核心目標是産出一批重大産品,整合一批關鍵技術,轉化應用一批成果,實現重點領域的跨越。這與泰德創新藥物研發策略是極為契合的。”

其實這不是巧合,而是不斷的積累和正確的預判。為此,泰德也早已布好下一步棋:加強與國外先進的科研院所如美國賓大醫學院、瑞典卡洛琳斯卡皇家醫學院等戰略合作,將世界高端的技術和産品,通過泰德的消化和吸收,更好更快的引入中國市場,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開展與國內研究所、大學等的新藥項目合作中,用市場的需求、臨床的亟須去積極引導新藥的開發方向;與國內外多個研究機構建立博士後聯合培養機制,在新藥項目開發的同時完成生態係統的培育。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泰德始終明白:國內做創新藥的領軍人物還是相當稀缺的,這類人才具有極強的獨立創業意願,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合作而不是招募,在新藥項目層面進行合作開發,達到共贏的目的。

孔泰對泰德的發展信心十足,他説:“走在創新潮流的前端感覺特別好。”

【糾錯】 [責任編輯: 華政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8991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