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讓石頭開出幸福花的村支書王家元

2016年04月21日 15:56:06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4月21日電 題:讓石頭開出幸福花的村支書王家元

  新華社記者吳曉穎

  四川省筠連縣春風村位于川滇交界處,每逢春、夏季節便遊人如織。許多外地人慕名來到這個偏僻的小山村,一睹“石頭開花”的奇景。

  讓石頭開出幸福花,結出致富果的人,就是春風村黨支部書記王家元。

  王家元是土生土長的春風人,家裏弟兄四個,他排行老三,被鄰居稱為“三哥”。16歲離開家鄉,走南闖北,在外經商20年攢了積蓄,在縣城買了房子……在春風村,他是鄉親們眼中的“能人”,既見過世面又是個熱心腸,説起發展家鄉的想法頭頭是道。

  2004年,回家鄉辦採石場的王家元迎來人生中的重大轉折。那一年,村委換屆選舉攪動著春風村,不是候選人的他,高票當選為村主任。

  得知此事後,家人紛紛反對。妻子埋怨他:“你現在生意做得好好的,去當那個吃力不討好的村幹部幹嘛?”父母也説:“村裏那樣的條件,你有能力去改變嗎?”

  當年,這個只有187戶人家的小村莊,擁有的只是一片患“地球癌症”的窮土地,滿山的亂石讓“靠山吃山”成為一句空話。村民們在石頭縫裏種點紅薯、玉米,只能糊口,種點辣椒、小蔥,換點鹽巴錢。至本世紀初,全村每人平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

  一方是鄉親們的重托,一方是親人的不理解。權衡再三,王家元決定走馬上任,並立下軍令狀:任期內打通連接全村的村道,修不通路就讓位!

  春風村四面環山,交通閉塞,僅靠一條羊腸小道與外界聯繫。有一條出村公路,是春風村幾代人的心願。村民胡守潮説,修路要集資,每人平均出200元。當時村裏許多人和我一樣不願出錢,怕錢出了,路沒修起,打了水漂。看到家元為修路墊付了十多萬元,這才打消了顧慮。

  王家元帶領著男女老幼組成的築路大軍開赴工地,住工棚,吃幹糧,攀峭壁,搬大石,他處處衝在前面。在全村人共同努力下,春風人在陡峭的大山裏,築起了四通八達的水泥路。

  2006年,當李子成熟的時候,山外的越野車第一次開到了春風村李子樹下。百歲老人何永清高興地説:“家元讓春風村變得這麼好,我還想再活一百年!”

  春風村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面積佔三分之一。“祖先留給我們的是石頭,難道就只能守著石頭過苦日子?”王家元偏不信,他的脾氣比山上的石頭還硬。

  面對發展困境,他請縣裏專家對村裏土地進行會診,科學治山。春風村1組位于山腳,一半是荒山地,漫山是嶙峋的巨石塊。亂石縫裏的黃泥,雖然不適合種莊稼,但特別適宜種李子樹。2組位于山腰,是坡耕地,適合發展花卉。3組在山頂較寒冷,霧也多,適合種茶葉。

  他號召黨員幹部帶頭示范種李子樹、茶樹,又把經商打拼得來的經驗,用到村産業發展上。村裏引進開發商,盤活土地資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數千畝的李子、花卉、茶産業……荒山上種滿植被果林,既保持了水土又結出了金果,致富了百姓。

  最初,村裏號召村民種李子樹,貧困戶湯近潤堅決反對:“李子能當飯吃麼,栽了李子樹,我喝西北風麼?”王家元買了苗子,帶人去他地裏,硬是把李子苗栽下了。兩年後,湯近潤靠李子收入脫了貧,感激道:幸好“三哥”幫我種了李子樹,不然我現在還在喝稀飯,他是我們的好當家人。

  2007年,王家元全票當選為村支書。當“村官”12年來,在王家元和全村幹部群眾的努力下,春風村從一窮二白的“石山村”變成了花果飄香的“世外桃源”。農民住上了小樓房、開上了小汽車,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節節攀升,去年達到1.9萬元。

  如今的春風村無一起違法犯罪案件。王家元有一套“土辦法”:“做基層幹部要盡心盡力,要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群眾需要我們幹什麼,我們能幹什麼,能給群眾幹成什麼。”“群眾遇到矛盾糾紛找幹部,群眾要發火就發,等發完了,氣順了,再去做工作,就會迎刃而解。”

  春風村1組組長詹生強説,“王書記告誡我們,當幹部要想打點小算盤、撈點油水的,最好趁早收手。做幹部要對得起黨,對得起百姓,對得起良心,他也是這麼做的。”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王家元擔任村官沒幾年,就把石料廠轉讓了,全身心投入到村子的建設中。村官薪水微薄,為供孩子讀書,妻子廖運蘭就在縣城菜市場支了個攤,起早貪黑賣涼菜。

  如果不回村,王家元的生活會很瀟灑,為何選擇回鄉當村官,而且一幹就是這麼多年?“我是春風村人,從小嘗過苦日子,深知鄉親們生活的艱辛。他們這麼窮,我就是再富,心裏也難受。”王家元坦言,也受過很多委屈,哭過。“我曾發誓,只要把公路修好,就外出經商,不再管村裏任何事。後來沒實現,是因為村民信任我、鼓勵我,我就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盡心盡力去做。”

  廖運蘭説,遇到難事,丈夫總是一個人坐在山坡上,一根接一根吸煙,一待就是大半天。第二天,又精神抖擻地去村裏忙活了。

  49歲的王家元説,他最滿足的就是不管走到哪裏,村民們都能笑著喊他一聲“三哥”。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18697064